白内障合并眼底病变怎么办?

2024-01-30    作者:杨 晋

   很多人都知道,得了白内障,要通过手术来解决,但当有白内障还同时查出眼底有问题,白内障手术还能不能做呢?本文就系统地和大家聊一聊白内障手术和眼底病变。

  在门诊跟患者沟通病情的时候,只要一提到“眼底疾病”,很多患者就会说“我的黄斑出问题了”或者“我有黄斑变性”,这说明他们并不清楚眼底疾病的概念。其实,眼底疾病不等同于黄斑疾病,黄斑疾病只是眼底疾病中的一员。

  眼底是指视网膜,如果说人眼是一部照相机,视网膜就是通常所说的照相机的胶卷,眼底疾病就是照相机的底片出问题了。视网膜上包括视神经、血管、黄斑,所以眼底疾病主要包括视网膜血管性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动静脉阻塞、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等)、视神经疾病(视神经炎、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视神经肿瘤等)、黄斑疾病(老年性黄斑变性、黄斑裂孔、黄斑前膜、高度近视相关的黄斑病变,先天性遗传性黄斑疾病等)、视网膜色素变性、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脉络膜血管瘤等一系列疾病。

  白内障是指任何先天性或者后天性的因素(如遗传、代谢异常、外伤、辐射、中毒、营养障碍等)引起晶状体光学质量下降的退行性改变,包括晶状体透明度降低或者颜色改变。还是将人眼比作一部照相机,那白内障就是照相机的镜头出问题了。

  当白内障和眼底疾病同时存在时,应该怎么处理?谁先谁后,还是一起?其实主要看白内障和眼底疾病的轻重程度、两种疾病相互间的影响以及手术对疾病的影响。

  情况1:白内障和眼底疾病可同时处理。

  如果眼底疾病比较重(如黄斑前膜、黄斑裂孔、玻璃体黄斑牵拉综合征、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脱离等),已经明显影响视功能,明确需要进行眼底视网膜手术的,且白内障也相对较重,明显影响眼底术中术后治疗观察眼底时,或者患者年龄在50岁以上,已有白内障,虽然不重,但眼底手术后,破坏了眼内代谢平衡,会明显加速白内障的形成,为减少后期白内障手术时的风险,就可以前后节联合手术,一次性解决白内障和眼底疾病。当然前后节一起手术,不光要考虑患者眼部情况,还要综合患者全身情况、医院的设备条件以及是否有前后节联合手术的专业医生。只有把所有条件充分考虑进去,才能制定一个最佳的治疗方案。

  情况2:眼底疾病暂不需要处理,先做白内障手术。

  部分眼底疾病发展缓慢,如1~2期黄斑前膜、干性老年性黄斑变性、视网膜色素变性、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非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高度近视黄斑疾病等,只需要定期复查,不需要特殊处理,这部分白内障严重的患者,可以先做白内障手术。因为白内障严重,不仅遮住光线进入眼内,影响患者视力,也让医生无法查清患者的眼底疾病发展情况。先把白内障手术做了,才能看清眼底疾病的样貌,医生才能更好地诊断和治疗眼底疾病,而且可以定期采用眼底照相和光学相关断层扫描设备对白内障术后患者的眼底疾病进行定期随访。当然,对于严重的眼底病患者进行白内障手术治疗,术后视力改善可能有限,手术前医生会判断手术的效果并与患者充分沟通,至少让患者术后视力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情况3:眼底疾病需尽快处理时,白内障手术要缓缓。

  有些眼底疾病发展很快,并且对视功能影响很大,甚至造成不可逆的损伤,比如视神经疾病、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缺血性视网膜静脉阻塞、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视网膜脱离、黄斑脉络膜新生血管等。如果白内障是轻度和中度,而且不影响眼底治疗或观察时,可以等眼底疾病治疗稳定后再考虑白内障手术。

  综上所述,合并眼底疾病的白内障患者在临床中经常遇见,医生会根据患者晶体浑浊程度和眼底病变程度的评估,帮助患者选择一个最佳的手术时机、制定最佳的手术方案,以获得最佳的术后视觉质量。

  (作者系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