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检查为什么那么“吵”?

2023-11-23    作者:盛忠鸣 唐 辉

很多患者在放射科做完磁共振成像检查(MRI)后,常常会问:“你们医院这设备看着挺新,怎么声音大得像装修一样?”“上次我做的那个机器声音怎么没那么响?”“这些噪音对我们身体有危害吗?”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放射科的“熊孩子”磁共振的工作原理,揭开这些谜团。

磁共振检查为啥有噪音?

 磁共振检查中的声音由扫描室内三个部件产生,分别为冷头、射频线圈和梯度线圈,从原理上讲,MRI噪音的主要来源是梯度场切换时,线圈在磁场中高频震荡产生的,就目前的技术发展来说,这种噪音是不可避免的。这些噪音常被描述为类似“啁啾”的小鸟叫声或者“哐哐哐”敲击、咔嗒声,甚至是类似机器嗡嗡声的低频噪音。所以MRI检查时的噪音,并不是机器质量不好,而是它娘胎里自带的属性。

为什么上次我做磁共振检查声音比这次的轻?

 磁共振扫描设备的噪音水平可能因多种因素而有所不同。首先,不同厂家的设备可能设计和制造方式不同,因此产生的噪音特性也会有所区别;其次,扫描的参数设置也会影响噪音水平,例如磁场强度、扫描速度不同等;此外,设备维护和保养的情况也可能影响噪音的产生。因此,即使是同一台设备,由于不同的操作和维护,产生的噪音也可能会有所差异。

磁共振噪音对耳朵听力有损害吗?

磁共振的噪音可能确实让一些患者感到不适甚至焦虑。据报道,MRI检查时的噪音最高可达110分贝(dB)以上,相当于飞机螺旋桨的声音,即使是现在最新的所谓“静音磁共振”“静音序列”,噪音也接近50 dB,而人耳的舒适度上限是75 dB左右。

根据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的数据显示,在85 dB处的最大暴露时间为8小时。在110 dB的声音环境下,最长暴露时间为1分29秒。如果必须暴露在噪音中,建议限制暴露时间和(或)佩戴听力保护装置。噪声量每增加3dB,建议该噪声环境下的暴露时间减半。而我国现行的职业卫生标准GBZ/T198.8-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8部分:噪声》中也提到了“8h等效声级”概念——即每个工作日(以8小时计)接触噪声8小时,允许的噪声限值是85dB。长时间持续暴露于超过85 dB的噪声中会导致听力损失。通常,噪音越大,造成听力损失所需的时间就越短。

如何有效防护,尽可能降低MRI噪音造成的危害?

当患者进行磁共振成像检查时,暴露在噪音环境中的时间相对较短,一般来说在10分钟左右,因此噪音对听力造成长期损害的风险是比较低的。但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不适感,患者可以在检查前咨询医务人员,是否可以戴上耳塞或磁共振专用的降噪耳机来减少噪音的干扰(正确有效的佩戴可降低噪音15~30dB)。在进入扫描设备之前,也可以试着听些舒缓的音乐,或通过深呼吸等方法来放松自己,减轻紧张情绪。

了解磁共振扫描的过程和噪音来源,有助于更好地应对可能的不适感。

总之,磁共振检查时的噪音不可避免,它虽然可能会让人感到不适,但通过有效的准备和防护,一般不会对听力产生危害。如果在磁共振检查过程中有任何疑问或不适,也可以随时向医务人员提出。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放射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