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多病共存 守护银色健康

2023-07-27    作者:汪伟祺

7月24日至30日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体育总局等部门联合开展的2023年全国老年健康宣传周,内容包括结合老年人特点,科普慢性病防治、相关疫苗接种、伤害预防 、科学运动等知识。

老年人“长寿不健康”问题较为突出,多病共存的情况也较普遍。世界卫生组织将共病定义为:共同存在于同一患者体内的两种及以上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老年人是慢性病患病率和发病率最高的人群。国家卫健委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约1.9亿老年人患有慢性病,2/3以上的老年人患有1种及以上慢性病,同时患有2种及以上的老年人超过1/3。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老年病科主任汪海娅主任医生介绍道:“在老年人群中,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慢阻肺、脑卒中等慢性病患病率较高,多病共存已成为威胁他们生存与健康的重要隐患。”由于老年人各组织器官生理代谢功能和免疫机制逐渐衰减,加上多种慢性病,更容易叠加感染性疾病,如流感、带状疱疹、肺炎球菌性疾病。一旦发生感染,其临床症状表现常不典型,并发症多,治疗效果欠佳。汪海娅主任以带状疱疹为例,相比于一般人,糖尿病、慢阻肺、心血管病患者患带状疱疹风险分别增加84%、41%、34%,而且患带状疱疹后会影响慢性病的控制,增加慢性病恶化及罹患其他慢性病的风险,增加医疗负担。

如何打破这一不良循环,让老年人尽可能远离慢性病和多病共存,实现既长寿又健康呢?打浦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主任医师程天一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慢性病管理的第一线和主战场,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倡导老年人通过疫苗接种来有效预防流感、带状疱疹、肺炎球菌性疾病,保障生活质量与身心健康。当然在接种疫苗前要牢记三大“关键词”:年龄——适合自身年龄的疫苗;保护效力——不同技术路线的疫苗减少疾病风险的程度有所差异;禁忌证——对疫苗成分过敏者禁止接种,处在慢性病急性发作期暂缓接种,免疫功能缺陷或是免疫抑制疾病患者不能接种减毒活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