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发病率较高,对患者危害较大,应予以彻底治疗。药物、碘131和外科手术,是治疗甲亢历史较为悠久的三种方法。上海国际医学中心介入超声中心主任章建全教授认为,面对不同病情时,三者各有优势:
药物 丙硫氧嘧啶、甲硫咪唑(赛治)等药物治疗具有便捷、高效以及可根据患者病情随时调整用药的优势,不足是药物具有肝肾毒性,长期服药可导致患者肝功能损伤、白细胞尤其是中性粒细胞减少,从而带来削弱患者免疫力等副作用。有部分患者在长期药物治疗中易产生耐药性,出现病情反复,并发展为“难治性甲亢”。
碘131 通过释放β射线来破坏甲状腺细胞的DNA达到治疗目标,治疗效果确切、持久,但由于剂量难以精细化调控,易使患者从甲亢变为甲减,且不可逆,因此应严格遵循治疗适应证。
外科手术 为药物治疗耐受但不适合碘131治疗的患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替代疗法。通过一次性切除部分腺体达到减少甲状腺激素分泌的目标,缺点是手术创伤较大,并发症较多,手术可重复性差。
由此,如何在安全、有效的前提下,寻求新型的微创方法治疗甲亢,是医者积极探索的方向。
经过长期研究,章建全教授提出应重视热消融在甲亢治疗领域的临床价值。热消融治疗甲亢是在超声引导下以热量凝固部分甲状腺组织,损毁激素产地来达到治疗目标。从宏观机制上讲,仍属于外科性治疗手段,但相比传统开刀切除腺体而言,它又具有创伤轻微、治疗简便高效(如在局麻下便可实施,术后留观两小时患者即可离院等)、可重复性好等外科手术不具备的优势。尤其是微波消融的止血效果极好,免去了术前结扎血管、术中误伤血管的风险,治疗安全性大大提高,甲亢危象发生率也大为降低。通过十几年的临床探索,章教授团队已证明微波热消融对甲状腺组织具有不可逆的凝固性灭活效果,章教授撰写的《顺应微波消融临床应用趋势,革新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治疗理念》一文,已在《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刊发。
一位女性甲亢患者7年来已在外院广泛求医就诊,药物治疗总体有效,但经不起任何“风吹草动”,病情多年来缠缠绵绵,属于典型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又不适合碘131治疗的病例。患者及家人在多方比较后来章教授团队寻求消融治疗,主诉希望根治甲亢并保留甲状腺功能,通过消掉一部分腺体来取得长久性的治愈;次诉因腺体肥大导致颈部较常人肿大。患者年纪较轻,期望消融后同时改善颈部肿大外观。
术前经超声检查测量,患者甲状腺左叶和右叶均大出正常甲状腺体积的一半,腺体内血流丰富。消融术中患者生命体征良好,手术时间仅28分钟。术后未出现呼吸急促、体温升高、心率明显升高等甲亢危象表现,无大出血、声音嘶哑等并发症发生。在消融一部分腺体后,患者的甲亢也将得到抑制,从而不再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未来随着腺体消融区的逐渐吸收,患者颈部肿胀会得到改善。
至今,章教授团队已为十几例符合微波消融治疗甲亢适应证的患者完成了热消融治疗,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