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27日至3月5日是第二届国际带状疱疹关注周,旨在呼吁共同关注带状疱疹,鼓励及早预防,降低发病率,为促进全人类健康而共同努力。带状疱疹,民间又称“缠腰龙”“蛇盘疮”,是由长期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或颅神经节内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经再激活引起的感染性皮肤病,90%以上成人体内潜伏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大约1/3 的人在一生中会患带状疱疹。
徐家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魏靖介绍: “带状疱疹患者主要有三类高发人群,第一类是中老年人群,中国50岁及以上人群每年新发带状疱疹约156万人;第二类是包括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慢性肾病在内的慢性病患者;第三类是免疫低下的人群,比如免疫系统疾病(如HIV/AIDS)、肿瘤及使用免疫抑制药物的患者。”
数据显示,相比于一般人,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慢性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发生带状疱疹的风险增加。其中,糖尿病患者带状疱疹风险增加84%,心血管疾病患者带状疱疹风险增加34%,慢阻肺患者带状疱疹风险增加41%。“患带状疱疹会影响慢性病控制,如糖尿病患者得带状疱疹后,导致血糖控制更加困难。同时,慢性病患者得带状疱疹后,感受到的痛感更强。”徐汇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科刘景壹科长说道。
一般在带状疱疹出现前几天,患者常感觉到局部疼痛或灼热,还可能伴随低热、全身乏力不适、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少数患者也可能没有任何自觉症状。典型皮损表现为沿皮节单侧分布的成簇性水疱伴疼痛。罹患带状疱疹往往祸不单行,可能会导致严重且持久的并发症,最常见的是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这种疼痛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严重影响睡眠、情绪、生活质量,也会导致其本身的基础疾病更难以控制。
一些老年患者在罹患带状疱疹后,可能会永久丧失自理能力,无法回归正常生活。而患者的家人,不仅需要在家务、购物、看病等日常生活中照料患者,还要给予他们心理或情绪上的支持。另外,由于患者和照顾者工作和生活都受到影响,会导致生产力的下降。可以预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带状疱疹将成为一个公共卫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