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唐双眼诊断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PCV)多年,时断时续地不规范治疗着,两年前右眼基本不能看东西了,抱着“左眼还好”的侥幸,仍未引起他更多的重视。一个月前突然出现左眼也不能看东西的情况,老唐顿时慌了神,急忙赶到当地医院,医生诊断“黄斑出血”了,并告知只能试着药物治疗,但多半效果不会理想。事实也是如此。
于是,他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来到上海就诊。经过详细的检查,唐先生被确诊为“左眼PCV伴大量黄斑下出血”。黄斑区作为视力最敏锐的部位,也被眼科医生视为手术禁区,如果处理不好,会导致严重视力障碍甚至永久性失明。于是我们决定为老唐进行微切口玻璃体切割联合视网膜下注射药物溶解并促使出血移位的手术治疗方案。经过精心准备,手术在眼科显微镜下顺利进行。半个月后,老唐的视力已经从术前视野大面积暗影、仅有数指视力,提高到了0.15,生活自理没问题。但遗憾的是老唐由于长期发病,治疗并不规范及时,黄斑区有曾经病变的瘢痕残留,视力改善有限。
PCV是一种以异常扩张的脉络膜内层血管末端息肉样改变为特征的黄斑疾病,表现为视网膜下橘红色结节样病灶,早期可无任何感觉而很少被诊断,当病情进展,患者可出现视物变形、视力下降,此时多为仅有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内及(或)神经上皮层下渗出液而无出血,积极采用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药物或光动力疗法(PDT) 治疗,效果是比较明确的。而一旦出现出血,常规治疗多难以奏效。此时,采用的微创玻璃体切除联合41G超细微针视网膜下药物注射术能得到出人意料的治疗效果,但该技术需要手术医生有娴熟的微创玻璃体切除技术和沉稳的心理素质,做到丝毫不差地在微米级别的空间范围将药物准确地注射到黄斑视网膜下出血区,促进出血吸收且移行离开黄斑区,以达到精准治疗、恢复视力的目的。而且治疗的时间窗也非常重要,目前一般认为PCV合并黄斑区视网膜下出血,视网膜下药物注射溶血的最佳手术时机是出血后3~14天,太晚的话就可能因为出血机化而明显影响手术效果。另外,该治疗只是促进出血吸收,对于PCV的基础病理改变,并不因为这次治疗而得以消除,仍需要继续抗VEGF治疗,患者务必有清醒认识。
总之,曾经难以有效治疗的黄斑下出血,现在是可以得到确切治疗效果的。对于老年黄斑变性、PCV等黄斑疾病患者,如果出现眼前黑影遮挡、视物变形、视力下降等症状,一定要尽快找眼底专科医生就诊,在病变早期可以接受常规的抗VEGF治疗,如若出血,也可以进行玻璃体手术联合视网膜下注射药物治疗,千万不要延误。
(作者单位系上海和平眼科医院眼底病科,邓德勇主任医师周一、四上午专家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