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肺癌病例约有1/3在中国,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仅2020年肺癌新发病人就达到82万人,死亡71万人。同时,肺癌也具有分型多的特点。根据病理组织学类型,肺癌可分为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其中非小细胞肺癌大约占80%-85%。中国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约70%为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其中接近50%的患者无EGFR敏感突变或ALK基因重排,因而不适合靶向治疗。放化疗对于晚期肺癌的治疗效果有限,无法遏制病情进展。
此外,早期肺癌大多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一般人群在确诊时往往已是晚期 。更为严重的是,确诊晚期患者以中老年男性群体为主,这些患者多有长期吸烟史。高龄因素加上常伴有阻塞性肺炎、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这类患者身体耐受性差,在接受治疗时具有出血风险高、病情难以控制、容易复发的特点。对于晚期肺癌,传统放化疗无法遏制病情进展,适合靶向治疗的人群也有限。
面对肺癌治疗的困境,免疫疗法作为新的治疗方案,为广大肺癌患者带来了新希望。今年6月,PD-1抑制剂信迪利单抗正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联合吉西他滨和铂类化疗适用于不可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鳞状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除了针对癌症晚期治疗,尽早开始免疫药物的前线使用还能有助于激活免疫系统、为手术前保留更优质的免疫力。不管是短期杀灭癌细胞,还是长期控制肿瘤复发,尽早使用免疫治疗都可能帮助患者延长总生存期、优化生活质量。
为了普及免疫治疗这一新型肿瘤治疗方式,北京康盟慈善基金会在11月17日国际肺癌日携手全国大咖肿瘤专家推出“大家说免疫”公益科普视频,全方位讲解免疫治疗,让患者真正听懂肿瘤防治和免疫治疗。首期邀请的专家是上海市胸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韩宝惠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