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医生,你看呀!我每天照镜子看自己的舌苔,齿痕非常重,你多加点利湿的中药,让我祛祛湿气。芡实、米仁、赤小豆什么的多加点!”病人说。
“哦?你是气阴两虚,气血都不足,你还要加祛湿利水的药,你不怕病越治越重吗?”我问道。
“但是你看呀!”病人一边说一边努力地伸长舌头到我面前,因为舌头伸得过长而口齿不清,“……你看呀……这里、那里都是齿痕,网上……网上说的,齿痕多就是湿气重!”
“你自己牙齿不太整齐以前没注意到吗?”我问,“如果你这个都算得上湿气重,那没有一个人不是湿气重了,脾虚湿困不是简单地看看舌头就能够判断的。”
“那这么说我湿气不重?”病人还在质疑中。
“非但不重,你还要养阴生津。”我说。
“望而知之谓之神”,这是中医治病的最高境界。望诊在中医诊断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与老百姓熟知的“看舌苔”不同,望诊其实包含了诸多内容,比如望神、望面色、望形态、望五官九窍、望皮肤等,而望舌最为大家所熟悉。
别看短短几秒看舌苔,其实要观察的东西还真不少。这位病人天天盯着自己的舌头边缘的齿痕看,其实她只看到了很局限的一部分。望舌需要看5个部分,舌神、舌色、舌形、舌态、舌苔,齿痕是望舌形的其中一个部分,而判断一个病人的整体情况需要结合望闻问切四个手段,这位病人全部的注意力只集中在有没有齿痕一点上,犹如管中窥豹,肯定是 片面不完整的。
齿痕是指舌头边缘见到牙齿的痕迹,中医称为“齿痕舌”或“齿印舌”,临床上因各种病因造成舌体胖大而受牙齿边缘挤压所形成,一般情况下与“胖大舌”同时出现。胖大舌是指什么呢?胖大舌是指比正常舌头要大,伸舌满口为特点。
因此如果判断病人脾虚痰湿,那胖大舌和齿痕舌应该同时存在。因为有些人的牙齿不整齐造成压迫舌头边缘出现齿痕,这种齿痕舌是正常情况,不是病态的。还有一部分人天生就是齿痕舌,那看到齿痕也不是病态的。同样的道理天生的“地图舌”也是正常的,并无病理意义。
门诊这位病人舌体很瘦小,因为牙齿不整齐而造成齿痕,因此和脾虚痰湿扯不上关系,反而是阴虚的表现。所以病人对自己的判断大部分情况下是片面的,不准确的。
舌苔望诊学问很多,并非一见齿痕就湿重!(朱为康系上海市中医医院肿瘤五科行政副主任、主任医师,总院:周一下午、周五上午专家门诊,石门一路分院:周一、三上午专家门诊,周三下午特需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