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怕做胃镜?不妨试试胃肠超声

2021-08-19    作者:韩蕊君

  一说起胃镜,很多人可能都会皱眉头,因为胃镜检查创伤性大,对承受能力较弱的人来说着实苦不堪言。那有没有一种胃肠检查不用受苦呢?

  1.超声还能看胃?

  超声不仅能看胃还能看肠道。超声可以探查的胃肠范围包括常见的胃部、十二指肠球部、阑尾、盲肠末端等,还有空回肠、结肠、直肠、食管颈部段末端及口咽部的会厌和舌等。

  2.胃肠超声可以发现哪些疾病?

  胃肠超声可以发现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肿块性及溃疡性胃癌、胃炎等胃壁弥漫性病变、胃黏膜增生、胃间质瘤、胃脂肪瘤、胃息肉、胃壁异位胰腺、胃周淋巴结肿大、胃食管反流、胃动力异常、肠壁炎症性病变、复杂肛瘘、颈部食管占位、舌底占位 等。其中胃部的恶性占位随发病部位及性质不同体现出一些超声特有征象,包括新月征、马蹄征、面包圈征、戒指征、靶环征、火山征等。

  3.哪些情况下需要胃肠超声检查?

  需要频繁复查胃部情况,担心放射辐射过量如胃肠肿瘤放化疗中的患者,可以使用胃肠超声来随访病灶大小;怀疑有胃潴留者;常常反酸,觉得中上腹不适者;胃纳差排除需要胃动力不足者;尿毒症透析、肝腹水、糖尿病等需要筛查胃壁炎症的患者。

  4.胃如果有问题一般会做胃镜,为什么要做超声检查呢?

  胃镜确实在胃部疾病诊断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但是有一些病人并不适合,比如年龄很大的患者;咽反射强烈又不宜或者不愿麻醉的患者;严重心脏病患者;高度脊柱畸形、严重出血倾向及高血压患者等。这些患者不适宜胃镜检查,但是胃部不适确实有探查必要。这时超声就成为很好的替代检查。

  5.如果患者已做完

  胃镜,胃肠超声是否完全没必要?

  即使患者已经完成胃镜检查,在发现胃部肿块的情况下,仍然建议超声检查。胃镜是进入胃腔内部进行检查的,可以很直观地检 查胃腔黏膜层及腔内的变化,在可以发现病灶的情况下,还能直接取一部分组织行病理检查 。

  但是,某些病灶的累及层面不仅在黏膜表层,更是隐藏在其下方的黏膜下肌层甚至浆膜,而胃镜检查只能直观地查看黏膜及腔内病灶,就会低估病灶的范围和严重程度。这就好比一座冰山,而黏膜就是水面,胃镜只能看到水面上的部分,而超声可以看到水面下的部分。甚至有些病灶完全藏在黏膜下方,黏膜保持完整,胃镜可能根本无法发现病灶。

  目前,除了普通胃镜之外,还有胃镜超声技术,就是在胃镜的基础上加上腔内超声的技术,可以对胃肠病灶从内到外进行彻底探查,也很好地弥补了胃镜不能查看黏膜下病灶的短板。但是胃镜超声目前普及率较低,设备资源十分有限,加上价格较高,并不能完全满足临床需要。因此,经腹胃肠超声就是很好的补充。

  6.如果已完成胃肠超声,那么胃镜检查是否没有必要?

  这是完全错误的。让我们从两种不同情况来回答。第一种情况,胃肠超声未检查出异常,并不代表胃内无异常。胃肠超声受制于其分辨率、腔内气体干扰、食物残渣遮蔽等原因无法检查出小病灶(1-2厘米以下,视情况而定),也可能无法探查出表浅病灶(比如表浅胃炎或者小溃疡等),甚至会有探查死角的出现,而且该检查十分依赖超声医生本身的技术能力,因此胃肠超声并不能筛查出所有的胃部疾病。第二种情况,胃肠超声已经检查出病灶,胃镜复查就更为重要了,因为后者是获得病理诊断的金标准。

  7.对于已经确诊为胃肠肿瘤的患者来说,胃肠超声有何用途?

  腹部CT是最常用的影像学随访技术,但是因为具有放射性危害,所以检查频率不能太高。而超声并没有这种顾虑。前面说到超声方便不宜施行手术,而需要定期放化疗的患者做随访,因此是腹部CT很好的补充。另外,因为CT是人体横断面的断层扫描,所以对随访病灶大小的测量受限,而超声是自由切面,可以找到病灶最大切面进行测量,对随访病灶的尺寸变化更敏感。

  (作者单位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超声医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