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之一,此节日是由上古时代的秋夕祭月发展而来。中秋节有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之意,在2006年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这一天,人们常和亲人团聚,一起赏月、吃月饼、看花灯、饮桂花酒等。
在这一天,老人们也会收到晚辈们送来的各式各样、精美可口的月饼。这些高颜值的月饼,老人们是否都能敞开肚腹吃?虽然月饼属于高热量高糖食物,但中秋团圆节一年仅有一次,如何在团圆的时刻既能享受美味,又能兼顾健康?另外,哪些情况下确实不宜吃或少吃月饼?
一、食月饼须看懂配料表
“年年中秋明月夜,岁岁月饼有不同”,近年来,新款式月饼层出不穷,月饼界也掀起了一股“内卷”之风。月饼款式以产地分,可分为广式、苏式、滇式、港式等。饼皮原料主要为小麦粉和白砂糖、植物油等。若按月饼馅料来分,种类则数不胜数,比如蛋黄、莲蓉、奶椰、五仁、豆沙、流心奶黄、鲜肉等。
下面举例几款常见的月饼:
蛋黄莲蓉月饼
主要成分为莲子、白砂糖、植物油、白芸豆、小麦粉、咸蛋黄、鸡蛋等。
注:表中数据代表一个月饼(100g)产生的能量及营养素。
奶油椰蓉月饼
主要成分为椰丝、葡萄糖、鸡蛋、白砂糖、小麦粉、植物油、冬瓜蓉、糕粉、黄油等。
注:表中数据代表一个月饼(100g)产生的能量及营养素。
玫瑰豆沙月饼
主要成分为赤豆、白砂糖、植物油、糖玫瑰、小麦粉、鸡蛋等。
注:表中数据代表一个月饼(100g)产生的能量及营养素。
流心奶黄月饼
主要成分为小麦粉、椰浆、黄油、白砂糖、鸡蛋、麦芽糖、稀奶油、食用淀粉、炼乳、咸蛋黄、海藻糖、乳粉、糖霜、食用盐、植脂末、着色剂、增稠剂、抗结剂等。
注:表中数据代表一个月饼(45g)产生的能量及营养素。
五仁月饼
主要成分为猪肉膘、糕粉、白砂糖、植物油、西瓜子仁、核桃仁、榄仁、杏仁、白芝麻、花生仁、冬瓜蓉、糖玫瑰、蜜饯、白酒等。
注:表中数据代表一个月饼(100g)产生的能量及营养素。
鲜肉月饼
小麦粉、猪油、植物油、食用盐、猪肉、老抽、生抽、白砂糖、料酒等。
注:表中数据代表一个月饼(55g)产生的能量及营养素。
古人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酥意味着月饼中含有脂肪,饴意味着月饼带有甜味。根据市面上常见的月饼种类及其成分,可以看出月饼的能量、脂肪等营养素的含量着实不低。老人们该如何挑选适合自己的月饼?
二、选购保质月饼有讲究
首先要保证月饼的质量。购买月饼时应选择正规商家,同时注意观察月饼的形状、大小等,查看饼皮是否完整紧实、有没有脱皮,是否有焦煳、斑点等。还要注意查看保质期,尽量购买生产日期较近的新鲜月饼。另外,选购时不用惧怕含有防腐剂的月饼。月饼的保质期和防腐剂的添加数量没有直接关系,其中的水分含量越低,糖和盐的含量越高,微生物繁殖的速度也就越慢,故低水分、高糖度的豆沙馅、蔬果蓉馅月饼较耐放,而水分较大的冰皮月饼、冰淇淋月饼等容易滋生微生物,保质期相对较短。另外,目前网上有很多号称不添加防腐剂的手工月饼,因不能保证月饼的水分活度足够低,故而保质期非常短,从一两天至四五天不等,若在线上购买月饼,则需要注意商家是否给予冷链运输,建议收到后立刻将其放入冰箱,并在两天内吃完,防止月饼发霉。安全起见,还需要查看一下商家是否有制作熟食的许可证。
三、四类患者应慎食月饼
不同口味的月饼因其馅料的不同,营养成分亦不尽相同。比如五仁月饼,馅料含有丰富的坚果仁,相较于豆沙、椰蓉等月饼,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蛋黄莲蓉月饼的口感极佳,甜咸适中,但能量非常高,一个100g的月饼基本上能产生400大卡的热量(相当于一顿早餐的全部热量);而鲜肉月饼相较于其他月饼而言,碳水化合物占比并不高,优质蛋白丰富,口味单一偏咸,且脂肪含量相对较高。
那么,哪些疾病的老人需要慎食月饼?一不小心吃多了,会对健康造成哪些危害?
1.糖尿病 可能大多数血糖高的老人都不敢吃月饼。虽说不是绝对不能吃,但的确需要一些忌口,尤其像豆沙、莲蓉、椰蓉等糖分占比较高的月饼,这些血糖指数较高的馅料会升高餐后血糖,引起血糖值波动,胰岛素分泌紊乱,加重糖尿病进程,甚至引发心脑血管病变如冠心病、脑梗死、糖尿病足,以及微血管病变如白内障、糖尿病肾病等。故而血糖波动得不稳定的时候应尽量避开这些甜味月饼;其他咸味的月饼比如鲜肉、蛋黄月饼也要注意控制食量。另外需要注意,并不是无糖月饼就可以多吃,无糖月饼的能量并不一定比含糖月饼低。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每日总能量的摄入,吃了月饼,临近的那顿正餐需要扣除部分主食的摄入量,并且不要一次吃一整个,分成几小块,解解馋。
2.心脑血管病 不管是甜味还是咸味的月饼,都含有丰富的脂肪,食用过多可能会增加血液的黏稠度,导致血流减慢,不利于心脑血管疾病的康复,甚者可能加重冠心病患者的心肌缺血程度,继而诱发心肌梗死。另外,研究表明钠盐摄入量与高血压显著相关,钠盐摄入量越高,高血压的患病率也越高,除了少食或不食咸味的月饼(如椒盐月饼、榨菜鲜肉月饼),还需要注意甜味月饼成分表中的钠含量,如每块流心奶黄月饼的钠含量高达157.5mg,比一块鲜肉月饼高了100mg的钠,所以患有心脑血管病的老人如想吃月饼还需要注意控制月饼的摄入量,并且最好放在早上或中午吃,晚上尽量不吃。
3.消化道疾病 老人身体功能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衰退,如咀嚼和消化能力下降,消化酶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弱等,如过多食用高油、高糖的月饼会加重消化道负担,易引起食欲不振、腹胀腹泻、消化不良等症状。尤其对于患有消化性溃疡的老人,如进食过多月饼,则会引起胃酸分泌增加,影响溃疡的愈合甚至加重病情,严重者还可诱发消化道出血和穿孔。建议消化道疾病急性发作期的老人忌食月饼等一切高油脂食物;对于慢性恢复期的老人也应视身体恢复情况浅尝辄止。
4.肝胆疾病 患有肝胆疾病(尤其是胆囊炎、胆结石)的老人,过量食用月饼容易引发胆囊收缩,导致胆汁排出困难,致原有疾病的急性发作或使老人病情加重,甚至引发急性胰腺炎,严重者危及生命。很多老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脂肪肝,脂肪肝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大量的脂肪堆积在肝脏,得不到有效的分解代谢而形成的。因此患有肝胆疾病的老人应尽量少食或不食月饼,而在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应忌食月饼。
四、中秋月饼要健康品尝
当然,中秋节一年仅一天,与亲人团圆之时,如何既能解馋,享受到美味的月饼,又能兼顾身体健康?您需要掌握以下几个技巧:
1.可以将月饼作为早餐主食之一 将一块月饼分成三四块,早餐吃一至两块,再配合其他的杂粮粥、蔬菜、清茶等,而其余几块可作为早餐和午餐之间的点心,或与家人分享。早餐是我们胃肠内营养物最少的时候,而月饼可以为我们提供充足的能量和脂肪,提高血糖来支撑我们一上午的工作或活动,且月饼中的脂肪含量不低,可以延长胃排空时间,增强饱腹感。特别是由于一整夜没有进食,胆囊中的胆汁高度浓缩,这时候吃一些含脂肪的食物也有助于胆汁的排出。
2.替代部分主食或点心甜食 月饼中含有淀粉、油脂和精制糖,可以替代一部分主食和点心。吃月饼的时候,建议不要饮用含有脂肪的咖啡、牛奶等,可用清淡茶饮来配着吃,比如山楂茶,能够刺激胃酸的分泌,帮助肠胃消化,再比如酸梅汤,在秋老虎容易重返的节气里,饮用酸梅汤搭配月饼,不仅可以舒缓胃肠油腻,亦可滋润喉咙,补水润燥;当然也可以用一些水果搭配月饼食用,比如橘子、猕猴桃、樱桃、百香果等酸甜可口的水果,注意不适合搭配榴莲等高热量水果。另外,正餐之间吃了月饼,就应减少一些三餐中的主食,烹调时减少一些炒菜油;如果早上吃了蛋黄月饼,那么早上的鸡蛋也可以省去;吃了五仁月饼,当天的坚果摄入量就相应减少一些。吃了月饼那天就不要吃蛋糕、饼干、蛋挞之类的高油高糖点心甜食。这样,就能够既享受到月饼又不会额外增加热量、油、糖、淀粉等的摄入。
3.警惕带有“无糖”“低卡”标签的月饼 目前市面上出现越来越多的“无糖”“低卡”月饼,但不含糖不等于没有淀粉和油脂,低卡路里月饼也并非比粗粮等食物的能量还低。只要有淀粉就会升高血糖,而大量油脂则可能降低下一餐的血糖控制能力,所以老年糖友们不要因为无糖月饼而放心多吃。含糖月饼只要注意控制摄入量,也未必不可以少量品尝。如五仁月饼中含有较多果仁和籽仁,营养密度比较高,吃四分之一块月饼,同时扣掉一些米饭和炒菜油,并不会给身体造成额外的“能量负担”。
4.增加运动,补充B族维生素 甜食会消耗体内大量的B族维生素,而B族维生素参与维持多种神经健康,且与皮肤油脂分泌、精神状态等都有联系,所以除了日常摄入蔬菜,还可以搭配食用复合维生素B片。另外,摄入了能量就要让它发挥功效,趁着秋高气爽,不如多和家人朋友出去逛逛,散散步,感受被人群包围的温暖,感受市井街头的烟火气息,心情自然也会愉悦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