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当心"春节病"

2022-02-03   


  春节期间,很多老年人平时规律的生活被打乱,身体不能马上适应,如果再加上长时间迎来客往,或者是摄入油腻食物过多,身体很容易不堪重负,使得很多老毛病趁虚而入。为此,本报邀请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的专家介绍一些防病妙招,让您健康迎新年。

  

  

  不要让口腔疾患坏了心情  

  口腔科主任刘海霞 主任医师

  

  忙碌了一整年,大家在好好享受春节假期的同时,也会遭受口腔急症方面的困扰。据临床统计,春节期间是各类口腔急症的高发期,不少人因牙病吃不香、睡不着,不仅影响身体健康,还少了年味、坏了心情。好好的新春佳节毁于一颗小小的牙齿。

  牙齿疼痛首先明确是何种性质和程度的疼痛。如出现剧烈且持续的疼痛,夜间加重,可服用消炎药(头孢类或甲硝唑类)和止痛药(布洛芬等),及 时到口腔科急诊就诊;如仅在进食冷热酸甜时发生刺激痛症状,可减少食用冷热酸甜等刺激性食物,可控制食物温度,避免对该牙造成刺激;尽量避免患侧牙齿咀嚼,减少该牙的使用频率。如仅进食时疼痛或咀嚼时疼痛,及时清理嵌塞食物,使用温盐水漱口及间歇性冷敷等措施。

  牙龈肿痛出血 最常见的原因是口腔卫生不佳,春节期间注意少吃一些刺激性食物,保持口腔清洁。当然有的牙龈 出血可能和血液性疾病有关,需要相关排查。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升高时也可能会导致牙龈出血不止。牙龈肿痛严重时可以先尝试服用抗菌药物,随即至口腔科就诊。常规可用阿莫西林、红霉素和甲硝唑(或替硝唑、奥硝唑)。

  烤瓷牙掉落 妥善收好脱落的牙冠,尽量改用另一侧咀嚼食物。这一期间不要进食过硬或者过韧食物,以免基牙折裂。如果牙冠脱落后的牙齿对冷热敏感,忌食过冷或过热食物;切记不要自己将牙冠戴入口内,以免出现误吞而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不要让不当饮食引起便秘

  普外科主任林谋斌 主任医师

  

  春节期间便秘主要和饮食、运动有关系,一般这时膳食纤维摄取不足,再加上运动量减少,长时间打牌、打麻将或看电视,会出现便秘或排泄不顺的情况。

  便秘通常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硬和排便困难,可分为功能性便秘和器质性便秘。功能性便秘通常指饮食、排便习惯不良、结肠功能紊乱及滥用药物等引起的便秘;器质性便秘是指特定的脏器病变引起的便秘,如肠道疾病(结肠肿瘤、肠腔狭窄或梗阻、巨结肠、结直肠术后等)、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严重脱水、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神经系统疾病 (自主神经病变、脊髓损伤)、肌肉疾病等。器质性便秘需查明病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通常讲的便秘大多属于功能性便秘。

  春节饮食要做到荤素搭配,避免暴饮暴食,还要适量运动,作息规律。我们针对病程超过6个月的慢性便秘患者,采用多学科协作,包括胃肠外科、消化内科、营养科、中医科等,治疗上有饮食指导、心理治疗、生物反馈治疗、药物梯度治疗等在内的个体化综合治疗。同时对于完善整套便秘相关检查后明确了便秘类型,经一段时间内科治疗无效的重度便秘患者可考虑通过3D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

  

  

  不要让内急失禁负担过重

  妇产科瞿晓燕 副主任医师

  

  本该开开心心过新年,有的中老年妇女却犯了愁,原因是她是得了一种“社交癌”——尿失禁。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是指咳嗽、喷嚏、大笑或运动等腹压增高时出现不自主的尿液自尿道口漏出。重度尿失禁患者还会因佩戴尿不湿而引起会阴部发生湿疹、皮炎,甚至还可能引发尿路感染、肾脏受损。

  中国成年女性患病率高达18.9%,随着人类寿命普遍延长,女性尿失禁发病率逐年上升。尽管尿失禁发病率很高,但许多女性觉得尿失禁是个难以启齿的话题。节日期间,患者担心身上有异味,也不敢走亲访友,由此可能产生沮丧、焦虑等不良情绪。

  压力性尿失禁根据症状分为三度。轻度:尿失禁发生在咳嗽、喷嚏时,不需要使用尿垫;中度:尿失禁发生在跑跳、快步行走等日常活动时,需要使用尿垫;重度:轻微活动、平卧体位改变时发生尿失禁 。保守治疗包括盆底肌锻炼,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的改变及药物治疗等。手术治疗包括抗尿失禁手术,如尿道中段悬吊术等 。

  发现不自主漏尿后,听从医生指导减轻体重、饮食控制、膀胱锻炼等,定期评估疾病状况,可显著改善生活质量。

  

  

  不要让肠胃不适夺走口福

  消化内科主任李力 主任医师

  

  新春佳节与家人团圆,吃吃喝喝是必不可少的,在我们享受了美食之后,往往却给肠胃带来了不小的负担,会出现腹部饱胀、腹痛等症状,而节后门诊也常出现自诉“消化不良”的患者。

  如果自我调理、服用一些助消化药物后,症状仍不见改善,要引起重视,节后去医院就诊。我国是消化道肿瘤高发国家。早期胃肠肿瘤因缺乏明显特异的症状和体征,容易被忽视。要想早期明确诊断和早期治疗,内镜检查是必要的。通过筛查发现胃癌前疾病,并发现、切除胃早癌及癌前病变是内镜筛查的重要意义所在。

  我国专家共识建议对于年龄大于40岁的人群,同时满足以下5条中的一条:1.胃癌高发地区人群;2.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3.既往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术后残胃等癌前疾病;4.胃癌家族史;5.经常食用高盐、腌制食品以及吸烟、嗜酒等,即为胃癌高危人群,需要行胃镜筛查。检查周期一般视上次检查的结果而定,多数为1年检查一次。

  胃镜检查的不适症状主要是恶心不适,检查时需要放松身心。集中精力调整呼吸(呼吸缓慢,鼻子吸气,嘴巴呼气)会减少或避免恶心不适。感冒、鼻炎发作时因影响呼吸 ,建议延迟胃镜;检查过程中让口水自然流出,不要做吞咽动作,否则会影响内镜观察 。如紧张害怕,不敢做怎么办?可选择无痛胃镜检查,经静脉注射一种短效麻醉药物,起效快、时间短、安全,睡梦中即可完成检查。还可选择磁控胶囊胃镜。内窥镜机器人只需患者随水吞下一粒胶囊,经过15分钟左右便可完成胃部检查,最终会通过肠道自然排出体外。

  

  

  不要让精彩银屏带来眼疾

  眼科盛敏杰 主任医师

  

  春节期间容易爆发眼病 ,其中最多见的是以下三种眼病:

  视疲劳和干眼症 春节难免亲朋好友互相问候、发红包抢红包,电视节目又很丰富,很多人就长时间盯着手机、电脑、电视,使得眼睛过度疲劳,出现眼干、眼涩、眼痒、眼涨、眼痛以及灼热感、异物感等症状,甚至视力下降。注意一旦出现眼部不适,不要自己滥用眼药水。

  眼底出血 这和毛细血管内膜损害有很大的关系,有的时候是静脉方面的出血。春节期间暴饮暴食,血压或者血糖急剧升高,就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其发病信号为视力下降、眼前黑影飘动等。眼底出血治疗比较复杂,治疗后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如果眼前出现红光或眼涨,就应该进行详细的眼底检查排除眼底出血。

  急性青光眼 节日期间家人团聚,喜事连连,尤其是中老年人儿孙绕膝,极为开心,情绪 波动大,加上看春晚等,在黑暗环境中过度用眼,休息时间少,易造成眼压突然升高,导致急性青光眼发作。如果感到眼涨、眼球剧痛、视力模糊、恶心呕吐,应离开暗环境,及时治疗,否则短时间内可能有失明的危险 。

  另外,眼外伤、头部撞击、跌跤易累及眼脸皮肤、角结膜、视网膜,或者打羽毛球、网球、乒乓球等,直接击打到眼球或眼镜碎片刺伤眼睛等,需要多加小心,必要时及时去医院诊治 。

  新春佳节大家要注意用眼健康,不要长时间盯着电子屏幕,每次40至50分钟后休息10至15分钟,闭眼或远眺。经常做一些眼保健操或者用热毛巾敷一下眼睛,多做眨眼睛动作,使眼睛处于湿润。要保持情绪稳定,切莫过度兴奋、操劳,保持血压和血糖平稳。有青光眼病史或者家族史者还需要注意一次饮水不要超过500毫升。

  

  

  不要让皮肤瘙痒引发烦燥

  皮肤科房婕副主任医师

  

  春节期间作息紊乱、饮食不当,尤其辛辣的饮食会刺激皮肤,加重皮肤受损,很容易发生一种疾病,那就是皮肤瘙痒。它常常让人坐立不安,且越搔越痒,越痒越挠,甚至被抓破才能稍稍止痒。另外本病也与人体某些内部疾病有关,如甲亢、白血病、恶性肿瘤、肾功能不全,糖尿病及肝胆疾患等。

  皮肤瘙痒通常首先小腿发痒,逐渐蔓延到大腿,甚至周身。治疗以局部用药为主, 可以用润肤剂、糖皮质激素等复合制剂。瘙痒明显需要口服抗组胺药。皮肤瘙痒如果是某些病的一个症状时,应以治疗原发性疾病为主。

  为预防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生活中避免用手去搔抓,以防瘙痒加重或者继发感染;洗澡时水温一定要调到合适,避免水温过高;洗澡的时间不宜过长,避免搓澡;洗澡过程中禁止使用碱性的肥皂、沐浴液等,洗后即刻擦干,然后外用润肤乳进行滋润保湿。尽量避免一些质地粗糙对皮肤有刺激作用的化纤内衣等。洗衣服时洗衣粉放得过多 ,残留的化学物质同样会刺激皮肤引起瘙痒。因此,建议选择低泡洗衣粉或将衣服多漂洗两遍。尽量不使用电热毯,若使用睡觉前关闭电热毯。

  

  

  不要让中医养生成为口号

  中医科杨学 副主任医师

  

  春节还处于冬季,寒性收引,最易导致人体气血运行不畅,极易诱发或加重心脑血管疾病如中风、心肌梗死、高血压等。而老年患者阴阳本虚,又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节日除了防寒保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早卧晚起,蓄精养神冬日阳气最弱,万物闭藏,养精蓄锐待春发生。闭藏养生最重要的方式就是保证充足的睡眠,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根据六经与气血阴阳化血的规律 ,睡眠时间应涵盖亥时(晚9时至11时)、子时(夜11时至1时)、丑时(凌晨1时至3时)、寅时(凌晨3时至5时)、卯时(晨5时至7时),其中子、丑、寅时即晚11时至凌晨5时共6个小时为核心睡眠时间,是脾阴、肾精、肝血化生最为关键时段。阴虚重者宜早睡,阳虚重者宜晚起。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阳气本虚,逢冬天阳至弱,春节期间尤其避免熬夜或早起。

  少思无外,心静存志收摄心神,不可过思过虑,摄神以御 精气。安神即是养正,心静气以和顺,气血调畅。

  小劳强筋骨,少汗藏阴阳老年人运动养生宜“常欲小劳”,即规律运动。运动宜舒缓持久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八段锦等。冬日闭藏,宜“无泄皮肤”,不可大汗淋漓。汗为阳加于阴而成,大汗伤阳耗阴,不利于冬日秘阴藏阳。

  避寒就温,护阳安命避寒就温,顾护阳气,首先要做到四暖:即头暖(颈)、足暖、背暖、腹暖,固护脏腑头足阳气。其次曝背,背部有督脉、膀胱经循行,为一身之阳位,正气阳光充足之时,曝背可以温督脉、益阳气、固肾元。再次,寒性收引,极易诱发中风、心肌梗死、高血压等,因此,此类疾病的老年患者除保暖之外注意“外出有时、与日相偕”,外出运动健身时间以上午10时至下午4时为宜,此时天阳较足,气温相对高。喜欢晨练的老年朋友在节日期间应调整运动时间,此外逢气温骤降之时,避免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