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子蟹里的秋天
2025-10-08
作者:黄彬倩
海岛的秋天是鲜的,这个鲜味和梭子蟹有关。
当夏意未尽而秋色未浓时,大海将孕育的秘密藏进每一次潮汐的褶皱里。晨起微凉的秋后,海水释放出愈发浓烈的咸腥,闯海人根据多年的经验,第一时间截获了信息。
蛰伏了数月的渔船,在开渔期当天一系列神秘庄重的仪式后,与大海进行了一番私语。吉时一到,在振聋发聩的锣鼓声和猎猎飞扬的鱼旗的欢送下,渔船们像一群毛头小伙兴奋地回到生命诞生的原始母体——驶向那片无垠湛蓝的海域中。
甲板上,硕大的渔网,每一张都编织进了渔家妇女无声的希冀,它们凝聚成一股无声的力量,浪涛里,闯海人每一声俯身拉网的号子,都是不惧惊涛骇浪的呐喊。
成千上万的梭子蟹是海货里的排头兵,每一只都带着海水的清甜和深海的神秘。闯海人将它们其中的一只捧在手里,凝视着这大海馈赠的第一份秋礼。
渔船上,闯海人用梭子蟹犒劳自己的胃,他们的烹饪方式极简单,只需将梭子蟹隔水干蒸,利用它们自身的水分最大程度锁住鲜甜紧实的口感,等待十几分钟,拆开蟹壳,雪白饱满的蒜瓣肉,丝丝入扣。在闯海人的心里,一只蟹就是一场海上盛宴。
此后梭子蟹浩浩荡荡,以一天数十万斤的庞大数量涌入千家万户的餐桌上。
海岛人家,勤劳聪慧的女人既保留了梭子蟹的干蒸的做法,也变幻出家烧、红烧、葱油、炒年糕的丰富口感,只是不论如何变化,佐料的加入都不曾剥夺蟹的主权,唯有画龙点睛的奥妙。
呛蟹糊是我认为无限接近梭子蟹原始风味的一种做法。洗净后的活蟹,去掉腮、胃和肚脐。蟹钳蟹脚切成小段,蟹身蟹盖剪成小块,加入姜末、海盐、糖,淋上一圈高度白酒,鲜甜的口感在口齿间缱绻。有呛蟹糊的日子,味蕾竟也变得固执起来。一碗白饭,一碟蟹糊,不急着入口,滴上几滴玉环人最爱的大昌醋,夹一块盖在白莹莹的米饭上,任凭汤汁滑进缝隙里,舀上满满一勺混有汤汁和梭子蟹糊的米饭,大口咀嚼起来,无比满足,夹起一块蟹糊,轻轻吮吸,蟹壳中的肉质便可一口滑溜进口腔,像果冻般轻盈,无比熨帖。
一般的食客只知梭子蟹,可深谙时节的老饕却把它们的鲜分割成不同的时间节点。九月吃白蟹,白蟹即公蟹,九月的白蟹肉质体型健硕,肉质肥大。小蓝脐是雌蟹最后一次脱壳前的状态,如少女般的肌理,当小蓝脐完成最后一次脱壳,三角脐变成了小圆脐,有少女初长成的丰腴。待到秋风起,海水温度下降,雌蟹满腹的红膏征服了闻名而来的一众爱慕者。繁殖期的籽蟹又是别有一番滋味。每个时节的蟹,都在诉说着不同的海味故事。
从收获的第一网梭子蟹开始,它的鲜味便串联起了一整个秋,对于生在海岛、长在海岛的我们来说,没有梭子蟹的秋天怎么算是一个完整的秋呢?
当蟹壳再次堆满餐桌时,我知道,这个秋天又将被海的味道填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