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情
2025-08-04    作者:赵韩德

  鱼儿有洄游基因,人有恋乡之情。2003年,位于浦东小镇上的老家被动迁,此后,我去看过几次,屋后的大榆树还在。去年春日再去,大榆树已无处寻觅,幸亏原上港二区巨大的筒形粮仓还在。老家原址变成了一所豪华的幼儿园,周围高楼入云。老镇旁的轮渡站冷冷清清,已不太好找。儿时的我,常于傍晚时分,在轮渡码头外的人流中等候下班的母亲。

  在漂亮的幼儿园门口自拍留影,踟蹰于桑梓之地、父母之乡,甚是感慨。他乡纵有当头月,不及儿时一盏灯。对家乡的魂牵梦萦,就是深藏于心的故乡情吧。

  小友小周发朋友圈,得意地晒厨艺,这次是水饺。新上海人小周,以前晒的是向邻居阿姨学做的糖醋小排、面拖黄鱼、腌笃鲜、荠菜肉丝豆腐羹,以及皱纱小馄饨、五香茶叶蛋……这次终于展示了她家乡的水饺,满满当当地放在箅上。这个体现浓郁乡情的“箅”,在上海非常罕见,是她从家乡带来的吗?

  沪上人家包馄饨,通常放在不锈钢盘子或瓷盘里,小周非得用风土味十足的箅。箅,用粗细均匀、颜色一致、经挑选的上等高粱秆编成。北方人用它放置面制品,可入笼蒸,不沾底。

  更不简单的是水饺。鼓鼓的、匀称的水饺,里面的馅,又是小周家乡特有的榆钱拌肉。榆钱是榆树初春时节的鲜嫩果实,也叫“翅果”。小周说:“我们在老家会吃槐花、香椿、榆钱,这些都是大自然的馈赠,很美味。”我脑海里飞进唐诗的蝴蝶,“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老家在河南东北部的小周,用一盘水饺,将北方的民风和豫地的文化,传递给了我们。

  小周时时牵挂家乡。有一年,河南遭遇极大的暴雨和洪水,她一直为家乡担忧,牵挂,祈祷。朋友圈里天天有她牵挂故乡的信息。她说,家乡有条河叫淇水。我想,这可是《诗经》里的河啊!除了黄河,淇水是《诗经》里出现次数最多的河流。藋藋竹竿,以钓于淇。岂不尔思?远莫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