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光
2025-07-28    作者:唐谷平

  对于光,我十分敏感。在我眼里,没有了阳光,风景便少了层次。韩愈有诗云,“一片水光飞入户,千竿竹影乱入墙”。要是没有日光照射到水面,反射在雪白的粉墙上,哪会有竹影婆娑的诗意?

  光,会穿过窗户闯入家里做客。有时,它像舞台上的追光,一束一束地投射进来;有时被东西遮挡了,投进来的光,变成碎银似的斑驳光片。它们投射到屋里的家什上,这些家什被抹上光影,顿时变得生动活泼,仿佛有了生命。在光的魅惑下,物件与物件之间有了层次,有了质感,有了肌理,也有了黑白灰,有了点线面,更有了诗情画意。我常想,当年法国的一些印象派画家,看见这些闯入室内的光,肯定是兴奋异常的。他们抓住了这一瞬间,在那些静物名画中,将一百多年前的室内光,完整地保留了下来。

  细心观察,光的脾气十分善变,四季、东窗、西牖;上午、中午、傍晚……闯入室内的光,有时偏冷,显得沉静;有时色调中性,十分平和;有时偏暖,格外温和……光还是一个善变的家伙,随着太阳的移动,它会不断地变形。这种变化十分微妙,只有细心的人才能发现。随着光的变化,物体忽而逆光,忽而侧光……光的轮廓、明暗、投影,都发生着微妙的变化。拍摄同样的物体,时间不同,画面的感觉也起了变化。如果动作稍慢一点,光或已移位,或已隐去,喜欢的画面也稍纵即逝。光不肯等人。我做过一个实验,在西窗的窗台上放了一盆鲜花,在不同的时间段,为它们定格,各留影一张。同样的一盆花,竟显示出不同的调性,有时矜持温婉,有时热情非凡……

  天气明朗时,一看见光闯入屋内,我就全神贯注,警觉得像个捕快,随时将光的精彩逮个正着。

  每见老年人浩浩荡荡,颈上挂着长枪短炮,乘飞机坐火车,向远处的大自然索取风景,我不免会想,年纪上去了,不妨悠着点。比如坐在家里读点书,一旦发现有光闯入,就拿出手机或相机,定格瞬间的美好。既省钱,又省力。不亦乐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