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学习

2025-04-27    作者:赵丽芳

  幼时,我们都睁大好奇的眼睛,欲探索这个世界;进了学校,我们开始学习书本知识。从初二开始,我把我们那个农村中学简陋图书馆里的长篇小说读了个遍,培养了对文学的兴趣。高中,我学了舞蹈,就着简谱自学唱歌,自学吹口琴。那三年,我还成了英文老师和物理老师的得意门生。可我生不逢时,1966年毕业时,残酷的现实粉碎了我上大学的梦想。

  我天生喜欢冒险探索,爱好学习。在农村十二年,没有任何书可读,但生活就是我的大学校。技术含量低的插秧、种植、挑河泥、施肥等农活,我干得得心应手;通常由男子干的摇船、驾牛犁地、打垡平田、罱河泥,也一一学会。队长爷叔说我:“侬迪个小姑娘,挑粪担经过也要尝尝咸淡!”土土而形象的评语,令我得意至今。

  1978年,我进了大学,中文系教授开出的长长书单之外,我又读了许多杂书,《拉奥孔》《芥子画谱》《西方美术史》《中国美术史》《现代舞之母:邓肯》等,真的是如饥似渴。杂乱又丰富的汲取,使我干涸了十二年的心灵得以滋养。专业学习了教育心理学和教学方法,随后在工作中不断地学习先进的教学艺术,成长为一名无愧于莘莘学子的教师。

  一路走来,我从未停止过探索学习。为帮助辛苦的母亲,小小年纪就学会结绒线,为全家人编结毛衣毛裤,为邻居编织漂亮的毛背心;1969年,家里购得缝纫机,我买来裁剪书,一面看书学习,一面向老裁缝请教,给自己和亲朋好友、同事做衣裳,至今不辍;52岁那年学车,退休那年与外孙女一起学五线谱弹钢琴,接着学电脑,近几年还在学习种花……1980年以来,无论穷游还是富游,我已游历了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除了西藏,国内的旅游景点也走了一圈。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加上世界各处的人文景观,丰富了我的人生,提升了我的认知和素养。

  我一向认为,人应该终身学习,为此,家里订有几份报刊。读书读报刊是每天的功课,书橱里的书不断更新。近年来,觉得从图书馆借书不方便,便从网上一本本一套套地买,《平凡的世界》《大江大河》《额尔古纳河右岸》《相信》……正在读的,是《我的阿勒泰》《南渡北归》。

  去年的上海中考,语文作文题是《我也是个取水人》,按我的理解,此处的“取水”就是探索世界,学习知识。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随着现代科技知识的高速更新,世界的那泓“水”越来越深,“水面”也越来越浩瀚,需要学习的知识与技能越来越多。我已年逾古稀,但还需要不断“取水”。最新最尖端的AI人工智能,包括ChatGPT、Deepseek……对我来说,似乎已无必要。可我还是去学习,努力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不被时代抛弃。

  一息尚存,探索学习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