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说“不”是一门艺术,弄得不好,会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会令自己痛苦。
前些天住院体检,去的时候,我步履轻快,精神抖擞。几天后出院,我的喉咙痛得难受,咳嗽不断,嗓子沙哑。妻子调侃我:“无病住出病来。”
那日午后,我背着行李去某三甲医院住院体检,刚到病房门口,就瞧见一个病友拉着行李往外走。一进病房,就听到几个病友在吐槽刚出院的那位:“18床这家伙,一天到晚神神叨叨的,窗户都不许开,大家热得那叫一个难受!”我一瞧,嘿,18 床靠着窗,阳光充足,通风特别好,正是医生给我安排的床位。我利索地放好生活用品,热情地跟病友们打招呼,心想:“开窗通风是必须的,大家都舒服。”
接下来,医生询问了我近期的身体状况,护士开始发药、吊针。
不料,春天的东风,那叫一个潮湿阴凉。老话说,“春东南,剥老牛”,意思是说,春天刮东南风的时候,皮糙肉厚的老牛都扛不住冷。但病友们的吐槽在先,我的笑脸在后,床边的窗户因此开了一条十厘米宽的缝。这可是五楼,微风跟个调皮的孩子似的,不停地朝屋里钻。此刻,我明白前任18床不让开窗的道理了。我拉上窗帘挡风,躺平输液。刚开始,还觉得挺凉快,不一会儿就迷迷糊糊睡着了。一觉醒来,好家伙,三瓶药水都输完了,我的鼻子却堵住了。哟,我居然感冒了!几天后,感冒越来越重,只能厚着脸皮求医生给我配点感冒药。
日常生活中,“不”这个字就像一条看不见的线。它既能守住我们心里那片安宁,也能测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远近。有时候,他人的请求像潮水一样,快把我们自己的底线淹没了。我们常常因为抹不开面子,无法拒绝。然而,妥协带来的麻烦越来越多。违心地答应为难之事,肯定会出问题。成熟的做法,是用温和而又坚决的态度拒绝。真诚地表明自己的底线,反而能赢得对方的信任。学会艺术地说“不”,并非不近人情,而是聪明的做法,不至于把自己累垮。
这次感冒,确是碍于面子,没有说“不”,最终苦了自己。说“不”的艺术,是平衡生活的砝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