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父亲操办的草纸厂赚了钱,我家成为了我们村第一个“万元户”。那时候,我们的餐桌上,开始频频出现肉和鱼。“老王家又煎鱼呢,香味又来串门了!”邻居们闻香议论,父亲和母亲很是得意。
可这样的日子过了没两年,因为父亲去外地送纸赶上连阴雨,草纸被淋,家底赔了个精光。后来父亲借钱艰难维系着小纸厂,我家的生活水平也因此一落千丈。曾经光鲜的餐桌,一下黯淡了下来。鱼和肉没了踪影,连鸡蛋也吃不上。每日清汤寡水,见不到几滴油腥。尤其是到了冬天,餐桌上除了萝卜就是白菜,主食总是红薯粥。
俗话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如果我们一直清贫,再寡淡的餐桌也能忍受。可尝过了丰美的滋味,便会觉得粗茶淡饭难以下咽。虽然母亲总是变着花样做萝卜白菜,有时炒有时炖,萝卜有时切条有时切块,白菜有时切丝有时手撕,可万变不离其宗,其味道淡得让人没食欲。我扒拉着盘子里的清炒萝卜条,对母亲说:“妈,以后你炒萝卜多放点油,要不然这萝卜条没滋没味的,太难吃了。”哥哥也附和道:“对!妈,还有炒白菜,简直就是用白水煮的,要多难吃有多难吃。”
母亲吃下一大口萝卜条,说:“咸有咸的味,淡有淡的味。吃饭穿衣论家当,啥样的日子啥过法,咱们现在这么过挺好的。”
那一次,母亲结结实实给我们上了一堂“人生大课”。她的那番话,我是几年以后才完全懂的。人这辈子,难免会经历起起落落,甜有甜的味儿,苦有苦的味儿。生而为人,需要坚韧顽强地活下去,能屈能伸。甜来了就尝甜,苦来了就吃苦。萝卜白菜自有味,其实那味儿并不是什么苦味,而是生活的另一面。
那次,母亲还跟我们讨论起怎样把苦日子甜着过。姐姐说可以用萝卜白菜做馅,包饺子吃,那样会好吃很多。哥哥说他晒点红薯干当零食,这样就不亏待嘴巴了。就这样,餐桌上的萝卜白菜还有红薯,陪伴了我们两年多。后来,父亲的纸厂有了起色,我家的生活又好了起来。
萝卜白菜自有味,所有的滋味,都是生活的馈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