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婆婆,40年前初见您,是在石库门底楼您的家里。您个子娇小,站在大八仙桌边上,手持一块抹布,正在擦桌子。您停下手,仰起头,对着我笑。从始至终,您频频朝我点头。事后,我问您儿子,为啥你妈老是看着我点头?他说“对你满意呗”。
后来,我们相处多了,彼此熟悉了,您的言行举止也渐渐影响了我。您从不贬低周围的人和事,也从不与人攀比。肯定别人,守住自己,是您的优点之一。很多年以前,我们想更新您的日常用品,比如冰箱、电视机和床品,您坚决阻止:“我觉得现在这样蛮好。”
和我交谈,每遇开心或玩笑,您喜欢用右手遮挡嘴巴,脑袋向右微微倾斜,肩颈蜷缩起来,我仿佛看到了少女时候的您。
公公离世那年,我陪您去深圳散心。同一屋檐下,您要我跟您一起做各种保健操:扭动脚踝,按摩头皮,伸腿转腰,上下拍掌……各100下。我笑您像真的一样,您说“当然不是假的咯”。从那时起,我真的开始每天做点保健操了。
七八年来,您的肩颈骨质疏松严重,头不能直接抬起,侧面看,脑袋与肩背几乎呈直角状。您不得不斜躺在沙发上或床上,好面对面与人交谈。
您重度耳背,通常是您说,我听;我写,您看。我敬仰您乐观平和的心态,不急不躁的生活态度。90多岁的您,无病无灾。您曾开玩笑:“我的医保卡没怎么用过,算得上我给国家的贡献之一吧。”“之二呢?”我问。“捐赠遗体呀。”您儿子不屑地说:“90多岁的人,人家还不要呢。”您乐呵呵地笑了。
我常在朋友面前嘚瑟,嫁入夫家之后,每年,我都会收到您给的生日红包。从最初的200元、500元、1000元,到后来的5000元、1万元、2万元……生日红包每年如期而至,婆媳之间的亲情逐渐加深。
今年12月1日,周日,清晨6点,我们接到护工阿姨的电话,说,您已离去。我们飞速赶到,只见您躺在床上,被子盖及下巴。您的嘴微微张开,头侧向右边,额上垂落着几根银发。护工阿姨说:“我昨晚给她喝了水,她就这么躺下睡了,被子也是这样,看起来没动过。”在睡梦中安详地离世,也算是您给家人最大的慰藉了。
婆婆,那个晴冷的冬日,阳光很好。上午,在您铺满鲜花的灵柩周边,儿女、孙辈、亲友们陪护左右,一起将您送往有光照得到的天堂路。岁月悠悠,天地茫茫,星河山川间,我们的婆媳情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