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蒿名抱娘

2024-07-16    作者:刘志坚

  母亲长眠的山坡,有抱娘蒿丛生。每次祭拜,看到那些簇拥在枯干老茎周围的新绿,便生出几许无娘可抱的悲凉。

  初识抱娘蒿,是在童年跟娘挖野菜的时候。那时,春山方醒,绿植稀少。突然,一簇新绿惹人眼眸,只见几根枯干的老茎周围,环生着一株株绿色的嫩苗。娘对我说:这是抱娘蒿。

  看我不解的样子,她用锄头刨开抱娘蒿周遭的泥土,指着露出的根部让我细瞧。于是,我看到了那些新生的嫩苗,是紧紧抱着老根生长的。娘继续说:“你看,这蒿子有几根老茎,好比是娘,这些抱着老根新长出来的嫩苗,是不是就像抱着娘的孩子?所以,它叫抱娘蒿。这蒿草不光能吃,还能治好多种病呢……”

  母亲把泥土重新填回抱娘蒿的根部,用脚踩实,然后掐下那些嫩苗的芽尖,放到筐里。边掐边教我唱一首民谣:“采抱娘蒿趁早春,只采芽尖不挖根,摘一余三为长远,留条后路给儿孙……”我听着娘的话,哼着娘教的歌,不由抱住了娘,同时觉得有娘可抱的抱娘蒿跟我一样,是幸福的。

  深识抱娘蒿,是在上小学三年级那年湿热的夏天。我先是怕冷发热,然后厌食呕吐。村医说是得了热伤风,吃点感冒药就好了。可是吃了几天,不但没好,眼膜和皮肤还一天天泛黄,村医这才知道我得的是黄疸,让娘赶紧去找些三月采集的抱娘蒿给我煎汤药喝。

  可是,我家没有那么多留存的抱娘蒿,娘便飞也似地跑到村部,喘着粗气,对着大喇叭喊:“谁家有三月采的抱娘蒿,赶紧给俺家娃救命!”很快,叔伯、婶子大娘们就揣着、捧着抱娘蒿赶来了,我得救了。那一刻,我觉得我就是那抱娘蒿,紧紧抱住了娘和乡亲们。

  那年初冬,因为牧羊人的不慎,大火漫卷了村后的大山,一直烧了两天两夜,山上的植被全都过了火。我挂念着抱娘蒿们的命运。第二年春三月,我迫不及待地跑到山上,四处搜寻抱娘蒿的踪迹,终于看到了那熟悉的新绿。我扑过去,刨开抱娘蒿根部的泥土,发现那些密匝匝的根比往年更加紧密地抱成了团,相互缠绕着挤在一起,母根护住了新芽,新芽依偎着母根,如此这般它们才经冬不灭,过火不死。

  后来,我知道了抱娘蒿的学名叫“茵陈”,茵是新发的苗,是孩子,陈是枯干的茎,是娘亲,母子相拥共存,永远不会分开。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这段诗的意思是:高大的植物是莪蒿啊,不是莪蒿还会是哪种蒿呢?可怜的父母双亲啊,生我养我受尽了辛劳。这个“莪”就是抱根丛生的抱娘蒿。

  抱娘,多么妥帖逼真的意象,是扯不脱、掰不开的母子亲情,是温暖的、痴缠的天伦情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