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跟前的小女生

2024-05-11    作者:林可依

  去年秋天,我住院做了个小手术。

  邻床是个十五岁的小女生,第一次做手术。每每遇到事情,她就“妈妈”“妈妈”叫个不停。手术前,我和她被护士叫去做准备工作,小姑娘拖着她母亲同去,嘴里嘟囔着“妈妈,妈妈,我怕,你陪我去”。手术前的夜晚,她睡不着,不停地叫着“妈妈”“妈妈”,要她母亲陪她说话。术后第二天,护士挨个给我们拔导尿管,她又哭哭啼啼地喊:“妈妈,妈妈,我好痛呀。”护士忍不住笑话她:“真有那么痛吗?你看隔壁床,人家哼都不哼一声。”医生要求我们,术后多下床活动。她脚一沾地,又大声嚷嚷:“妈妈,妈妈,我肚子好痛呀,真的走不动。”医生规定,术后只能吃半流质。她一边吃着寡淡无味的水煮面条,一边冲着她母亲撒起了娇:“妈妈,妈妈,我不要吃这个,我想吃皮蛋瘦肉粥,想吃提拉米苏……”

  每次她一叫“妈妈”,护士护工都哑然失笑。大家都说,这孩子太娇气了,她妈妈把她保护得太好了,所以,一点点的苦都吃不得。我却对她充满了羡慕。羡慕她在身体疼痛的时候,有妈妈可以撒娇;羡慕她在精神上孤立无援的时候,有妈妈可以依靠;更羡慕她可以向妈妈提各种要求……

  而我,哪怕扯破了喉咙,再也没有妈妈回应了。已过耄耋之年的妈妈,去年年初就因病离开了我。再痛再苦,我也只能在心里叫一声“妈妈”。

  上一次住院手术,还是15年前。那时,妈妈已年近古稀,还是一有机会就来医院探望我,陪着我。有一次,妈妈身体不适,去很远的医院看病,她仍然赶来探望,我清楚地记得她满头大汗的样子。还有一次,我搭主治医生的车,去总院做术前检查。车开到门口,正好看到妈妈匆匆地从院外进来。怕给医生添麻烦,我没好意思把车窗摇下来和妈妈打招呼,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她一脸焦急地走进医院。那时,妈妈没有手机。直到天色全暗,回到病房,我才从病友那里得知,妈妈等了我整整一个下午。进手术室前,妈妈拉着我的手,轻声叮嘱:“忍一忍,就过去了。”我更记得,手术后,妈妈每天都用热水为我擦身。即使请了护工,她依然坚持自己来。我一直记得,水很烫,妈妈的手很温暖。小时候的冬天,没有条件在家里洗澡,隔一段日子,妈妈就打一盆滚烫的开水,为我擦洗身体。时隔三十来年,妈妈的手势没变,水温也没变。在那个萧瑟的深秋,妈妈抚平了手术带给我的恐惧和孤独感。有妈妈陪伴,真好呀。

  听着邻床的小姑娘一声声地呼唤“妈妈”,我也特别想妈妈。如果妈妈健在,她一定会赶来医院陪伴我照护我。哪怕她已是耄耋之年,哪怕她走路已颤颤巍巍。而我,也好想拉着妈妈的手撒娇:“妈妈,我痛。”好想告诉妈妈,我想吃这个,想吃那个。虽然,我已年过半百,在病痛面前,我还是想做回妈妈跟前的小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