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 读

2024-04-22    作者:赵长春

  歌声能使行程变短。书,一样,更让行程多份滋味。喜欢读书。能识字读书,实在是太好的事情。工作了,没有太多自由自在读书的时间,就随时随地读,以免错过书给予我的美好享受。

  譬如途读。

  途读的养成来自识字读书时。儿时上下学的路上,也是很好的读书时间,得珍惜。捧着新书,嗅着墨香,读那一个个方块字,不少生字得看注音。一路往返,有小河,有树园,有田野,有鸡鸣狗吠,我总是瞄一下前方的距离,捧书前行,目光从书的侧边留意脚下的平仄……这样,不觉累,不觉放学后的肚饿。

  中学了,每周返家一次。我会从图书室借一本书,或者借了哪位同学的课外书。大路不走,走小路。小路安静,一路风景,能伴着我读书。几里地,也见不上一个人。读着,想着,有时就干脆停下来,躺在岗坡的草里,看上一会儿。草偎过来,刚刚被压倒的草慢慢地挣着,弹起,细脆的声音一下一下地铮响;还有风走过草间的籁音……只有在这个时候能听到。多年后,我在巴里坤草原的一个夏日清晨,重逢这些自然的灵动,特别亲切。

  在新疆大学读书的日子里,寒暑假单程就是三千四百公里的火车。一两本喜欢的书、一杆铅笔、一沓稿纸,座位临窗,读书,看风景。六七十个小时的硬座,不觉得辛苦,是一种不可言说的美妙。火车,是移动的逆旅。窗口,是闭目时的耳朵。读一会儿书,听疾驰的风景,想象森林、沙漠、戈壁……忽然,一间养护小站、一个养护工,庄重地向着火车敬礼。不由自主,我也回个礼,很认真。

  公交车上,也可以途读。当地的报纸是最好的阅读材料。特色副刊、风土人情、民生新闻。我会注意副刊编辑的风格与投稿信箱,觉得对脾胃,就留存;试着写下一些文字,投稿。发表了,多份开心;不发表,自己把玩。公交车上读报,好。比看手机好,比制造喧嚷好。

  途读在飞机上,有些高大上。不过,真的可享受。一读百里之遥,再读万米高空。可读自己带的书,也可读航空杂志。自己带的一定是喜欢的,航空杂志也相当有品位。两个小时以上的航程,足以完成一次美好的“高瞻远睹”。夜色弥漫,可以打开头顶的射灯,光线就在眼前,不影响他人。啜一口咖啡,幽香伴着书香,感觉文字的美好,实在享受。有一次,偶遇一中学生邻座,飞机平稳起飞后,她一直埋头读书,喃喃有词。悄悄地拍照,祝福她书山有径,学海遨游!

  途读已经习惯。大巴出行,我坐在司机近旁,简单交流几句,就看自己的书。司机说,你也去后面(或上面)聊天、睡觉吧。我笑一笑,这里可以看会儿闲书,不耽误睡觉。

  最难忘的途读,还是在少年。那个冬天,跟着父亲进城卖萝卜,我得到了一册《东海美人鱼》。经过新华书店时,父亲给了我钱,我选了这册连环画。回家的路上,我坐在架子车上,专注地读,就在高粱苫子圈起的温暖里。偶尔抬头,拉车前行的父亲躬着腰身,脑后有了些许灰白的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