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解乡愁?唯有常归家。倘若归家难,且品忆中味。人生百味自有其殊,如至佳节滋味愈浓,对于我这个靠海的浙江人来说,离家在外,最馋的不过是那一口海味鲜。太多的思念,我试图借此一解再解。
时代发展极速,大多数东西都能在异地买到。但我们买得到特产,却往往尝不到最地道的家乡味道。起初离家的时候,父母会给我捎上不少海鲜,最常带的便是红膏咸蟹。我们经常会把红膏咸蟹备在冰箱,无论过节庆祝、迎宾待客、日常三餐,这道菜都是桌上的“常客”。
鲜活肥嫩的螃蟹洗净后,放入高度酒、盐等主料,再根据制作者自身喜好添些生姜、糖等辅料进行腌制。腌制完的红膏咸蟹在摆盘上很有讲究,有一种对称、圆满的美感。我们会取下蟹壳,将螃蟹对半分开,再沿着蟹脚切成小块,按螃蟹原本形状或花形依次摆盘,再淋上料酒等去腥提味。这道菜就连上桌时也有门道,大家往往会把它放在一个显眼又不居中的位置,一眼看去瓷盘中蟹肉剔透,蟹黄红火。当你夹起一块蟹,在酱碟中一蘸,丝滑入口,味蕾沉醉。
美味甚好,有时我却为此颇为犯愁。因为不在家时,异地的饭搭子们都各有所爱,很难找到对我家乡菜有共同喜好的人。对一个人来说海鲜的分量有时不小,往往不能当天吃完。后来,为了避免浪费,我干脆就不常在离家时带上海鲜了。可我还是会对鲜味心痒难耐,于是去菜场买一些当地河鲜充数,到底颇为不同。家人朋友们知道我对海味想得紧,会给我寄少许鲜货或是便于保存的腌物,让我解馋。但一个人吃总觉得少了一点儿氛围,我开始自寻意趣,学着父亲酌酒下菜,在这一口酒一筷子海鲜之中,身体和思绪都灼热了起来。
小时候,我和小伙伴们曾赶海玩耍,滩涂拾鲜。我们的裤腿和衣袖都高高地卷起,泡沫自海浪中翻滚着近身,俯身沙土松软,抬眼海色满天。我在滩涂里深一脚浅一脚地挪动着,美其名曰跟小伙伴们一起摸螃蟹。但大家都对厉害的蟹爪犯怵,生怕一不小心被夹住。实际上我们就是在海边玩沙捏土,偶然间在翻翻找找的过程中发现一些贝壳、虾蟹等。有一次,我身边的朋友没站稳,本能地猛然拽住了我的衣服。我俩在海边“咿咿呀呀”、摇摇晃晃,她倒是找到了平衡站稳,我却一激灵栽在了沙泥地里,摔得满身泥泞。她连忙抓住我的手想拉我起来,又反被泥地神奇的吸力拽倒在我的身边。我们看着对方溅满泥点的脸,在这海天之间开怀大笑。
工作离家后我已经很久没有见到家乡的海了,难得回家总是来去匆匆、行程满满。每次归家,家人都会为我准备丰盛的海鲜大餐,尤其是父亲会在凌晨开车去海边赶第一波渔市,只为给我带来最地道的鲜美海味。
远行之后,口中尝不到家乡的美味,还好我们能调动记忆中熟知的口味,且容我这一生将对海的思念一尝再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