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缝补补

2023-11-28    作者:周彭庚

父亲当年是缝纫生产合作社的老师傅,专门修补衣服,如大改小、旧翻新、裤管加长以及袖管肘部、膝盖、臀部处加厚等杂七杂八的活儿。在缝纫业流行这么一句话:宁做新的,不改旧的。修修改改,显不出本事,而且细碎、繁琐,远没有做新的干脆爽手。但父亲却安心“缝缝补补”的活儿,做出了小名气,退休时还有人联名挽留他呢。

父亲是用心缝补衣服的。那时候,小孩都是散养的,衣服裤子剐破是常有的事。父亲接到这样的活儿,不是一补了之,而是在缝实之后,再用准备好的“彩花贴”缝缀上去。不仅看不出破损,“蝴蝶”“蜗牛”“花朵”等图案还增添了乐趣。十几岁的男孩,腿长得特别快,刚穿没多久的裤子,就成了“吊脚裤”——小腿露出一大截。家长送来这样的裤子,父亲总要问问孩子的性格——爱说爱动的,就用色差大的布拼接一段,更显活泼;文静内向的,就用色彩相近的,不显张扬。对成年人呢,则尽可能地选用色差最小的布,用最细密的针脚缝缀。

父亲高超的缝补手艺,吸引了很多顾客。他的案板上,常年堆积着待缝补的衣服。春末夏初,是一个小忙季。夏天人们常穿的薄薄的汗衫,后背和前胸部分极易破损,而两只短短的袖管和下半截常是完好的,让人实在是“弃之不忍,穿之不雅”。父亲能让它们重新“焕发青春”——换上新的后背和前胸,就能照穿不误。买一件新汗衫,要一元五角左右,而如此修补一下,只需要四五毛钱。故而,父亲总是应接不暇。秋末冬初,是又一个大忙季,跟补汗衫一样,棉毛衫也只是领口、袖口和后背等部分易坏,剪掉破的,换上新的,花费不多,照样能穿得舒舒服服。

此时的忙,还多了一个“帽子翻新”。中山装加呢帽,是那时上自头面人物,下至平民百姓,在比较庄重的场合的标配穿着。只是呢帽有个缺点,极易褪色变旧,父亲跟妙手回春的医生一样,给旧帽动动“手术”,就能使其焕然一新。不过,这是个极费工夫的细致活儿。首先,要把帽子拆开,把残留的线头拈干净,反过来烫平,最难拆的是帽子的圆顶沿边压实的一圈线,既要一针不留地把线拆光,又不能把与线缝仅一两毫米的布料拆坏。拆帽活儿通常是我们姐弟几个来做。我们总是全神贯注,瞪大眼睛,手握锋利的小刀,极小心地慢慢移动,划断缝线,但不碰到布料。我后来常想,我在学习、工作中的精心、细心、耐心、一丝不苟,大约就是在拆帽子中养成的吧。拆好后,父亲按原样缝制,很快,一只帽顶平整、帽壁平滑、帽箍圆正、帽檐挺括、色泽鲜亮的新帽子就完工了。

父亲已离我们而去,他干的工作——缝缝补补,也已无人问津。但在我心里,对“缝缝补补”却有一份难以割舍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