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包姆妈走了。早就觉得她的健康每况愈下,真的得知她离世,还是感到悲哀。
很想写一点文字寄托哀思,却又踌躇。她做过的好事很多,就像天上闪烁的小星星,却没有一颗堪称璀璨、辉煌。再说,巴掌大的纸,哪里写得尽她一辈子的善行?
没几个人知道她的官名和确切年龄。从她皱得像橘子皮一般的脸庞,可以断定,她有九十出头。她丈夫是老包,儿子是小包,大家都亲切地称她“小包姆妈”。
多年前,老包管理着小区的自行车棚,她在旁帮忙。老包一家住在六楼,他们夫妇大部分时间就待在车棚里,以车棚为家。那时,小区里没有平安志愿者。平时,夫妇俩就套个红袖箍,顺便值勤。见到陌生面孔,他们总会上前询问,或解答问询。
有人取车时大剌剌地碰倒了车棚前的车,“哗啦啦”倒下一长排“多米诺骨牌”,扬长而去。小包姆妈闻声赶来,一边弯下腰,一辆一辆扶起车,一边念叨着:“怎么一点公德都没有?”老包也忙不迭地赶来。她说:“老头子,你腰不好,当心点。”两位白发老人忙碌了好一阵子。透过窗户,我目睹全程。惭愧,自己心动却无行动。
有一天,年已耄耋的小包姆妈坐在树荫下吃粢饭,吃完了,擦擦嘴。我以为,她会把包粢饭的塑料薄膜丢在地下。没想到,她站起身,把薄膜抟在手里,彳亍前行。出于好奇,我悄悄地尾随着。但见她走进热辣辣的太阳地,右拐,走了近百米,直到垃圾房……事后,我问她,何必那么麻烦。她认真地说:“塑料袋粘在别人的鞋底上,不卫生。”
还有一事不得不提。30多年来,每逢下雨,她必定扯开嗓门高喊:“下雨啰!快来收衣服!”一边喊,一边跑遍小区。若底楼人家恰好没人,她会代为收妥,我家就受惠很多次。有时晚归,发现晒衣架上的衣物不见了,都是小包姆妈帮忙收了。还有好多个夜晚,她“笃笃笃”敲门,问,你家是不是忘了收衣物。有时确实是忘了,更多的时候是她弄错了。于是,她又去敲下一家的门……
近年来,小包姆妈变得步履蹒跚,说话也日渐语无伦次。她儿子心疼她,劝她别再管闲事,她始终不听。上个月,我还听见她大喊:“下雨啰!”那声音依旧执着,却明显地力不从心了。这喊声,竟成为小包姆妈留给邻居们的绝响。
今后,还有谁会在骤雨落下时,呼唤大家收衣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