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先生曾写过一篇散文,叫《济南的冬天》,说冬天的济南就是一个安适地睡小摇篮里的娃娃。那么上海呢?上海的冬天是穿上花衣服的小姑娘,漂亮着呢!因为在申城看秋色那是要到冬天的,甚至是要到深冬。不错的,只有到了冬天,申城的街头才会色彩斑斓起来,红的枫叶,黄的银杏,褐的水杉,焦黄的梧桐,都在此时才蓬蓬勃勃地铺展在大地上,飘浮在天空中。这时,你完全忘记了是在冬季里,因为你已经陶醉在这一片多彩的天地中。
就在这样的色彩中,你突然听说已经到冬至了,数九寒天已经开始了。这才意识到,哇,冬天了哎!在相信与不相信的纠结中,一眨眼的,元旦悄悄地来了,随后小寒、大寒接踵而来,而春节也在你的不知不觉中到了,快得让你措手不及。于是,你就忙着去寻冬。哦,原来枝头的梧桐叶早已落尽,只留下发白的枝杆;枫叶已经蜷曲、发暗,没有了往日的火红;银杏那扇子样的小叶子早已不见踪影,只有水杉还披着少许褐红色的衣衫依旧挺立在寒风中。你这才意识到天气原来是那么的冷,湿冷湿冷的那种江南冬天特有的气候。还有那冷雨,连天地下着,下得你心烦,下得你发愁,祈祷着老天赶快让乌云散去,好让太阳光临。
然后,年就来了。大年夜的晚上雨和着鞭炮声下了起来,湿湿漉漉的,直到年初一的一整天。唉,传说年初二夜里还有雨夹雪——好不扫兴!且慢,也有令人高兴的消息:年初三开始就无雨了,这真是老天开的恩哦,虽然随之而来有大幅的降温。于是,云开日出,阳光普照,老少携手,男女共行,公园内,商场里,大街上,小巷中,到处都是喜气洋溢的人们。
这一走,又有新发现。枝头上,秋天的果子尚未落下,便已经有花儿迫不及待地热闹起来。先是蜡梅,黄澄澄的,闪着金黄。随后梅花开了,红彤彤、粉嘟嘟的,绿盈盈、白嫩嫩的,成片成片的。不经意间,在湖边发现一抹红艳,走近一看,竟然是早樱,俏俏地开在寒风中。
再看地上,郁金香、蝴蝶兰、金鱼草,等等,姹紫嫣红的,铺就了一片片美丽的地毯,还有各种样儿的兔儿爷,散布在鲜花丛中商场内外,打扮着魔都的街头巷尾,装点着申城的公园绿地。于是你惊讶:这是秋天没去,还是春天已到?差点忘了还是严冬里。
正欣赏着,突然太阳从云缝里钻了出来,天气顿时暖洋洋的了,照在身上暖在心底。一抬头,发现空中已有风筝在飞舞,心急的人们已经按捺不住对春的向往,将满心的希望送上了天空,随着风筝在蓝天上飞翔。
刚刚还在埋怨着连天的雨,现时又夸奖起来,湖里水涨起来了,又清亮了许多嘛。朱自清在《春》里不是这样写吗: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这是春到来的标志呀!于是有人急急忙忙拿出了钓鱼杆,来到湖边静心地钓起鱼来。
一翻日历,竟然已是农历二月,雨水已至,啊,春天真的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