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记趣

2022-12-24    作者:赵文心

外孙布布一天天长大。两岁生日后,他的行动能力和言语能力进步飞快。我们聊天游戏阅读,是波澜不惊的寻常日子,却童心烂漫,妙趣横生。

小忙人布布有用不完的力气,早上起来就忙进忙出,小光脚板啪啪响。

忙观察。“外婆在干什么?”布布扒在洗脸池旁。“洗你的小衣服”,我边打肥皂边揉搓,再漂洗。“脏水流走了”,“现在是清水了,清水流得好快”。布布看着水流哗哗消失,意犹未尽。

忙提问。窗外传来割草机的轧轧声,“是什么声音啊?”布布很警觉。爸爸带布布在阳台上看夕阳,霞云橙红,“为什么夕阳是这个颜色?”爸爸急忙翻知乎找答案。“猕猴桃的黑籽籽有什么用处呢?”布布大口吃着果肉,还不忘琢磨。“在公交车上为什么不能大声说话呀?”“我们家会地震吗?”“外婆退休了还会长高吗?”……每一个回答又会引出下一个提问,布布的“为什么”就像滔滔不绝的长河。

忙做事。扫地抹灰,布布已经是熟练工了,家务进阶是倒垃圾、削铅笔。“垃圾要倒吗?”大家书桌上的小垃圾桶一个个倒干净,“倒好,还要磕一下才干净。”“铅笔要削吗?”笔筒里的各色铅笔已经削过好几轮了,尖细的笔尖都来不及写秃。忙忙碌碌走过路过还不忘记关好抽屉,碰上微波炉门。

布布更是我做家务的好帮手。我剥好一把毛豆,布布接过去放进保鲜袋,不当心滚落一颗,马上钻到桌子底下捡起来。掰四季豆,我把头尾折去,布布负责掰短再放进菜盒里,“装满了。”布布拍拍手,很满意。

布布使用人称代词“你”“我”时,混淆不清。妈妈问:“布布,这么热的天为什么要戴围巾呀!”“外婆怕你咳嗽,外婆怕你冷。”爸爸问:“布布,洗淋浴还是洗盆浴?”“你喜欢洗盆浴。”布布回答起来毫无障碍,我倒是常常要想一想,究竟是“你”还是“我”。比如,“我想外婆陪你玩一会儿。”或者,从口袋里摸出一样东西攥在手心里,说:“你这里还有雪花片。”“小精灵住在下水道里喝洗澡水”是“爸爸告诉你的”。还有,不想让爸爸看书,蒙住了自己的双眼。

见我们发笑,布布会意识到说错了,腼腆地笑笑,改用“布布”自称。我是自己,你是对方,布布是明白的,但指代的来回切换就会让人糊涂。想起布布妈妈的往事。我去外地出差,给上幼儿园的女儿写信,家人读给她听:“妈妈亲亲你。”女儿要过信纸,反复纠正:“读错了,是妈妈亲亲我。”看来布布得了真传。

布布恋旧,盯住一件衣服穿,每次换新衣,要做好久说服工作——挖机图案神气呀、小船长的工装裤呀,诸如此类。若是衣服上有小口袋,能增加被穿的几率,因为口袋可以收藏宝贝。

布布下楼去玩,常常攥着小树枝、野草野花回家。小树枝是挖机替身,野草野花送给外婆。口袋里则藏着各种捡来的宝贝:小野果小石块、旧粘纸破气球、蜷缩不动的西瓜虫、拇指大的透明蜗牛壳……

空空的口袋也有特别的功效。和小朋友一起玩卖冰淇淋游戏,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冰淇淋可以用树叶花瓣野果代替,钱从哪儿来?手伸进口袋里摸一摸,握着空心拳头就拿出来“一把钱”,跟卖家击一下掌,交易完成。冬天空气干燥,在游乐场滑塑胶滑梯,容易产生静电。布布的小手被静电刺痛,大哭一场。再去滑滑梯,就把手揣在口袋里,口袋保护着他。

新学期开学,布布上托育园了。他很快适应了新环境,开开心心地吃饭睡觉做游戏。周末在家,布布在妈妈的小礼盒里看到一枚红色泡沫小爱心,高兴地装进胸口的口袋,说:“上学送给瑞瑞老师。”

童心的天地,远比我们知道的广袤丰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