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最热的热天里,参加了一场“热婚”。收帖起就窃笑,换在旧日里,坊间早就非议纷起,无非是“未婚先孕,肚皮包不牢了”。不可免俗,我还是瞄了一下新娘的腰部,似无隆起。嗨呀呀“三春里做的事,秋天自有答案”。现在叫“奉子成婚”,明星们先行出来的新潮事体。十年前,我就认识这位新娘,名校毕业的理科尖子,年年叫嚷“今年要把自己嫁出去”,今朝终于修成正果。伊的爷娘开心都来不及了,啥人还会管这些老年份的嚼舌头闲话。何况新娘子是教师,趁暑假,辰光笃定。
“要么一生,要么陌生”。这对大龄新人侪已经三十过半,风雨兼程,等的就是遇见最好的自己。新郎并非霸道总裁,一身儒雅,两片眼镜,仿佛江湖迷路书生。有心花树底下埋酒,轻轻掬起岁月的痕迹,走在喧闹的街市,绕不过你一人一马,红衣利落,端坐街角。四目相迸,便是万年,恰如一对刚收了翅膀,殊途同归的天使。此刻,新娘目不转睛,饱含泪水,红衫翻飞。人性本弱,最忌“勾引”。足证“想送你回家的人,东南西北都顺路。愿陪你吃饭的人,酸甜苦辣都爱吃”。
筳设东方明珠旁大厦。偌大宴会层,只准一家办酒。与新人合影,如仪随礼后,落座方知,邻座来自重庆的小朱姐姐,是新人的红娘。为大龄青年配对,功德无量。证婚人是平和万校长,贺词精彩:“青山绿水彩云间,只羡鸳鸯不羡仙”。
起先,新人曾邀我任证婚人,我以为,老了要识相,宜鬓丝禅榻闲事飘过,或曰慈祥。婉言举荐新人的职场领导,更襄进步。此番赴宴,终于有机会穿上被冷落已久的出客衣裳。杂发捋直喷胶,以示隆重。
婚礼有插曲,请了本桌小后生小陈,为今天的新娘,同时也是他的初中班主任说一句祝福。小帅哥脱口而出“祝愿新娘像一枝红杏出墙般的漂亮”,引得欢声雷动。司仪唯恐大家会错意,硬是让小男生补说“早生贵子”之类。归座后,我们问小男生是否不悦,他说,“我才不尴尬,只要你们不尴尬”。
依据传统,沪上通行春节时候“冷婚”,毕竟,彼时才有三天以上的年假。结婚是一个家族的大事,搭棚架灶,借凳借碗,要夯个(大吃大喝)三天。若在热天办酒席,食材的储存是大问题。所以约定俗成“(农历)五月六月不成亲”。时过境迁,现在往往男女家酒席同堂,一顿完事,冷天热天都无碍。选在热天办酒,酒店订座、婚礼用车,更便捷更优惠。
聚拢是烟火,摊开是人间。这朵并蒂的“时间的玫瑰”盛开在丰亨豫大年景,无须顾忌寰球凉热。倒是免了闹新房之类俗戏,移风易俗得彻底。连那些堆得高高的大红绸被子里的红蛋、红漆喷香的子孙桶里的长生果都免了,令人无端失落。好在今日的喜酿,是新郎的父亲从老家宜宾五浪液原厂直接“解送”来的,三杯下肚,了无酒晕,聊补了惊和喜。惜别挥手,酒意微醺,问,下一场喜酒,轮到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