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年纪大了,几个月前动了手术 ,原本虚弱的身体,元气更伤。出院后,他连翻身的力气都没有,每天离不开家人的护理。他痛苦懊恼,小辈也不安。老人家总是躺着,会肌肉萎缩,经络不通,还会生褥疮。
怎么办?父亲操劳一生,现在,该我们做子女的关心照顾他了。一定要帮助父亲恢复健康,让他重新站起来!
弟弟提出,给父亲做一辆“助步车”,让他推着车锻炼走步。其实,弟弟从未见过什么助步车,连个参照物都没有。唯有根据父亲的身体状况自行设计,自行制造。他冥思苦想,先在脑海中确定了一个立体框架 :一米长、0.75米宽、0.88米高。他还考虑到,这助步车必须稳固、分量适中。太轻,推动时会倾翻;太重,父亲推不动。还要美观精致,让父亲乐意使用。
弟弟费了好些天寻觅材料:木条、不锈钢管、铝条、塑料泡沫管、网兜、坐垫、塑料彩带、车轮,还有装饰用的小物件。
助步车的图纸在弟弟心中 。动工了。锯木头,切割钢管,钻孔,装配。聪明的他,虽然没学过木工,每一个步骤都操作熟练,看上去很专业。
助步车底座的四根木条两两对称 ,结实光滑,重量适合。四角下是车轮。四角上是圆形的木柱,外面包裹着天蓝色的泡沫塑料管。圆柱上方三边用U形的不锈钢管固定,作为横档。空着的一边,下面的底座木条上加钉了一条 U形扁钢条,左右向上部分,各套上同色的塑料泡沫管。这一边有点像车的门框和门槛了。上方有一根灰色的硬木条,一头固定,一头呈半圆形,与车上的一头扣上,就成了门栓。一开一关,作为进出学步车之用。为了增强车子的稳固性,在车的左右侧,交错钉上两根铝条,连接在车的上下方。在U形的横档上,缠着一根穿在绿色网兜边缘网眼中的黄色塑料带 。网兜上还附着一个小坐垫 ,网兜与坐垫可通过缠着的带子伸缩。四根柱子上头镶嵌着一个黄色的乒乓球般的圆球。前面柱子的小圆球处,有一根一米多长的宽宽的橙色塑料带,可套上拿下,作为推行时的安全带。助步车造好了,弟弟在门栓的外侧与内侧分别贴上四个字:“步步安康”“珍惜生命”。这一辆别出心裁的助步车,是弟弟专为父亲打造的孝心车。我对弟弟说:“这是你脑力体力并用的全新产品。造型独一无二,经济实用,色彩鲜明,市场上买不到。如果有关厂方见了,受了启发,投入生产,让社会上身体虚弱的人用于康复锻练,该多好啊!”
父亲进入助步车内,双手扶着前面的横档,腰后托着安全带,移着蹒跚的步子,努力前行。他的意志是多么坚强啊!原先只能艰难地走几步,渐渐地能走几十步几百步了!助步车确实起到了助步的作用。走累了,父亲拉出网兜坐垫,小歇一会儿。每天早上和傍晚,父亲在小区里从东到西走上一圈。两旁的居民看到这位近百岁的老人圈在助步车里,自己推行,虽然有点滑稽,却很感人。他们看了这新鲜玩意儿,还以为是商店里买来的 。听弟弟说,是他自己做的,人们都称赞他心灵手巧,又有孝心。都说,现在我父亲走路,比刚开始的时候好多了。还善意地提醒:“不能走得太累,要歇歇再走。”
小区里有各式各样的车子,如今添了一辆其他小区没有的助步车。
我要赞颂中华民族敬老爱幼的优良传统 ,这个美德从长辈那里,一代又一代,潜移默化地继承了下来。这辆助步车,就是弟弟为了病中的父亲能早日康复 ,认真钻研出来的。这是小辈敬重关心长辈,孝敬父亲的具体行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