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05
作者:徐约维
如果说,恋情的上半场是相吸;那么恋情的下半场就是相契。婚姻要素很多,归属感安全感温暖感……窃以为,最关键的也许就是久处不厌,相处不累,还能做最真实的自己。
一段婚姻越走越冷,就是两个人的关系出了问题:同一屋檐下,似乎是相濡以沫,实际上同床异梦。熟识的只是脾气性格、生活习惯,却未必是彼此的内心。柴米油酱茶,孩子老人,屋子车子票子……我们把生活过成了程序化与物质化,很少有余力有余情去谈心,去安抚对方。我们貌似兴致勃勃地活着,但在夜半,我们也会黯然神伤,扪心自问:婚姻里,谁是陪伴我们内心的人?我相信,那种心灵的深度沟通,那种彼此信任、可以放心做自己的安全感,那种互相依偎感,一直是我们潜意识里的渴望。虽然,有时我们也不自知。
一觉醒来,我们依旧在日子的惯性里滑着。对于貌合神离这件事,我们不作为,也掉以轻心。也许,没有了夫妻间情感链接,我们自觉不自觉地就会变成工作狂,过度关注孩子、宠物等等,其实,这也都是另一种“情感出轨”。
一段关系走到萧条,枝枝杈杈、千丝万缕,但底子里可能只是因为:彼此的内心“失联”着,没有看见对方且孤独且渴望的灵魂。
每每觉得,相对于同富贵,共患难可能更易。患难当头,我们义无反顾全心全意全力扑在生存第一线,风雨同舟,抱团取暖。轮到风和日丽,春和景明,那些被我们忽略的细枝末节上的差异,就浮出海面,成为我们日复一日的那个梗,梗在我们心头。
也许,最难的就是精神上的那一点契合。那种同声息、共步调,那种眉眼举止里的碧波荡漾 、不约而同,才是惊鸿一瞥,余韵绵绵,如同心灵的财富。
就像疫情期间,很多夫妻面面相觑,同床异梦。咫尺间,躲不掉逃无处,内心的那些缝隙清晰可见,包括那种“厌倦和敌意的沉淀”弥漫在眉目间言辞里。一场场“恶战”,一对对“杠精”,防不胜防。
也许,爱情里可贵的,不是可歌可泣的传奇,而恰是耐得住平凡与寡淡。
也许,更重要的是,双方能在对方面前,不装不假,不藏不掖,大大方方。既能互诉自己的难题、“囧事”、窝心事,也能分享快心事、愉悦感。
也许,这才是婚姻最深的情感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