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看见的温暖

2025-11-13   

111313.jpg

  阳光透过玻璃窗照着桌上放着的两个印着图案的纸袋:一个印着“长情陪伴”,另一个则是“不介路遥”,袋中装有四张卡片。我凝视良久,心中久久不能平静,它们不只是活动的纪念品,更像一段温情旅程的见证者。

  这一切,始于近日《上海老年报》举办的“真情为老服务社会”读者咨询服务活动。那天,我在活动现场领到了一张印有我名字的特别卡片。卡面上写着我曾在老年报所刊登文章中的精选语句。一同领取的,还有一个印着“长情陪伴”的纸袋。这份认可与细致让我感到惊喜而温暖。

  然而更大的感动还在后头。一周后我收到了邮局通知,取回一个来自《上海老年报》的信封。里面是一个“不介路遥”纸袋,与之前的“长情陪伴”形成一对。袋中装有另外三张署名是我的“金句”卡片。我从未想过,自己笔下那些平凡的话语,竟能被《上海老年报》从众多投稿中拾起,并以这般庄重而温柔的方式回赠。

  回溯我与老年报的缘分,是在2000年前后,每次探望母亲,总会顺手翻阅她床头那份《上海老年报》。彼时,我尚在职,却被“健康”“红枫”“往事”“文史”等栏目深深吸引,那时就决定退休后也要订阅。如今我订阅已超过15年,还在报纸上发表过一些文章。

  这次我的文字被选入《上海老年报》创刊40周年的特别纪念之中,这份认可,远比任何奖项更令我动容。它不是一时的荣耀,而是一种深远的激励。它告诉我:即便语言平实,只要发自内心,就能触动人心;即便题材微小,只要贴近生活,就值得被书写。

  感谢《上海老年报》为读者提供表达交流的平台,并以实际行动诠释“为老服务”的内涵。这些纪念品我会好好珍藏。 老读者   马忠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