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母亲今年97岁,独自住老屋。她生活自理,吃得下,睡得着,身体无大病,只是有点耳背,腿脚欠灵便。她说我们小辈不用天天陪伴她,她能自己料理生活。
4年前,老父年迈去世,我们4个儿子和儿媳不放心,平时常回老屋看望问候母亲。春节过后,我们发现母亲毕竟年纪大了,动作有点不利索。安全起见,我们一大家子人商议,从早到晚,每天安排一人陪伴她,两天一轮,母亲接受了我们的建议。于是,我们轮流为她买菜做饭、洗衣打扫,定期给她洗头,搀着她在屋外散步。但母亲要求晚上一个人睡,不用我们陪夜,于是我们再三提醒她晚上起夜小心,等她入睡后才离开。
今年3月8日,正值母亲生日,我们对她说,要给她过生日,她十分高兴,连连点头。那天,我们这些儿子儿媳,在母亲家做饭做菜,陪她一起用午餐。到了晚上,老屋里热闹异常。八仙桌上放着生日蛋糕,点燃的蜡烛放射出温馨的光,客堂里一片喜庆气氛。我们围在她周围,共唱《生日快乐》歌,祝福她健康长寿。她开心得像小孩一样,咧着嘴大笑。
善待母亲,我们不只停留在物质层面,还体现在精神生活上,尽量满足她的需求。有邻居提议:“你妈年纪这么大,送养老院你们就轻松多了。”还有的说:“你们也都是六七十岁的人了,也要顾及自己的身体。”邻居的话并不错,但母亲明确表示不想住养老院,她想在自己家里养老。我们理解她的心思,因为这老屋是她和老伴住了近70年的地方,从茅草房到翻建成小瓦平房,再到建成二上二下的楼房,有感情,她舍不得离开老屋哪!老屋成为她的精神慰藉。我们充分尊重她的意愿,支持她在老屋中安心养老。
这位母亲其实并不是我们的生身母亲,而是我们勤劳淳朴的继母。我们的生母在产后突发脑溢血,抢救无效,撒手人寰,留下我们几个年幼的孩子。父亲实在无力照料,后娶了这位继母。继母没有生育,70年来待我们如同亲生。当初她除整天干农活外,争分夺秒、忙里偷闲地承担了所有家务,含辛茹苦地将我们拉扯大。继母的恩情我们一直铭记心中,如今正是反哺母亲的时候。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善待高堂,全家幸福! 骆 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