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天气,总是时晴时雨,这两天老天帮忙,大伙趁着大晴天各种洗洗晒晒,小区楼下的平台上晒满了被褥。大概有人下班晚了或有其他事,傍晚时分仍有被褥没收走。
我走进电梯,发现电梯间旁贴了一张便条,凑近一看,原来是一位热心邻居写的,说是傍晚有阵雨,暂且代收,让主人看到后到某栋某户去拿。虽然与我无关,看了却油然而生一种敬意。
我也曾感受过来自“电梯便条”的暖意。我家住在12层,有次晒洗好的毛巾不小心掉到了四楼,本想去打扰楼下住户,但妻子说为了一条旧毛巾去敲人家门,麻烦人家,你好意思吗?想想也就作罢了。想不到第二天,电梯里的栏杆上挂着一条已褪色的旧毛巾,旁边贴着一张说明的便条(见上图)。这不是我的那条毛巾嘛!失而复得,不知是四楼的哪家住户做的好事,让我心里一阵感动。
它让我想起了过去没有手机、没有电子设备,连电话也不普及的时代,人们就经常用这种手写便条传递着邻里情。
当年,我家住在原南市区石库门的老旧三层楼上,住有五户人家,老房子里没有独门独户的小水表和电表,只有共用的大水表和大电表,每月账单来了后,再由五户每月轮换挨家挨户去收取,以户为单位平摊,收好后一并支付。有一天回家,看到门上有一张便条,上面写着:“上月电费我帮你代收、代缴了,你家是15.5元。”落款是“亭子间”。我这才想起,应该轮到我们家去收水电费了,由于急于上班忘了。我赶紧下楼找到邻居当面道谢,还给他垫付的钱。
一张便条让我们俩成为了朋友,动迁各自搬家后仍保持联系,微信里说得最多的,还是邻里之间的点点滴滴,全是邻里间浓浓的情谊。
电梯里的便条,小小的纸张和熟悉的字眼,让人看着舒服,同时又感受到潜藏在每一个笔画间的真情与温度。
马忠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