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了,更珍惜这份同学情

2024-03-12   

  60年前,一群爱好铁路建设的男孩子,初中毕业后从全国各地考到上海铁道学院中专部学习铁道信号专业知识。四年后奔赴天南地北,在繁忙的铁道线上从事自动化控制工作,为提高运输效率确保行车安全贡献了大半辈子直至退休。其中近半数的上海籍同学叶落归根返回家乡安度晚年。

  尽管不少人近半个世纪没有联系,如今鬓角染霜颜容沧桑,但依然怀念中专时朝夕相处的青葱岁月。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慢慢组起一个近30人的微信群。

  群主是当年的体育委员老张,班长老陈、宣传委员老谷、生活委员老余等人都是群里的骨干。我是8年前入群的,这几个同学真热心,为了寻找散落在祖国各地的老同学,他们跑派出所,求助电视台,又是电话,又是写信,煞费苦心,硬是从茫茫人海中找回了多位失联的老同学,逐步扩大群里的人数。

  说起聚餐,在沪的同学一年四季各一次,群内有近半数老同学来上海的机会不多,不过一旦得知他们回沪,群主就发通知为老同学接风洗尘。都是奔80岁的老人了,聚在一起不容易,大家都十分珍惜这样的聚会。

  说起珍惜,刘义山同学表现特别突出。60年前,他是从江苏常州考入铁道中专的。1968年毕业分配到成都铁路局,在大西南度过了青春年华。中年后通过正常调动,往江苏靠拢了一点。退休后,在镇江定居。老刘为人厚道,讲义气,重感情。除了每天一大早就在群内向大伙问好,凡是群内有聚会,他几乎全勤出席。从镇江到上海,将近250公里,火车来去至少也要四五个小时。有时遭到他家人劝阻,他说自己常把头一昂,理直气壮地说,都这把年纪了,老同学见一次少一次,趁我还跑得动,和大伙见见面,有什么不好! 陈泽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