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物“触手可及”

2023-05-26    作者:合肥 高国春

如今越来越多的市民游客喜欢去博物馆享受文化大餐。在近日的第47个“国际博物馆日”那天,沪上各个博物馆迎来了大客流。从近年来对节假日旅游市场的监测结果来看,90%以上的游客会参与各类文化活动,40%的游客会进入文博场所。人们对旅游的认识已经走过了“看山看水看风景”,走向“观文品史,体验生活”的新阶段。然而,很多有文化内涵和教育价值的文物,由于种种原因暂时还不具备近距离展陈条件,而且不少人因为时间的关系,没有机会去心仪的博物馆参观。

中华大地上灿若星辰的文物资源,是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让民众更容易观赏文物,了解它的历史和内涵很有必要和意义。一是可以策划多业态相结合的主题旅游,把同一地域的文化、游览、餐饮、娱乐等结合起来。如阜阳市通过组织开展阜博大讲堂、非遗展示与教学等活动,吸引游客来博物馆,推动旅游业发展。二是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提供可视化互动展示、沉浸式体验,以内容生动、形式活泼的呈现方式,增强文物主题旅游的趣味性和启发性。比如博物馆开通抖音、B站等官方账号,以此吸引人们走进博物馆,将博物馆的价值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