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本旧得连纸张也泛黄的《四角号码新词典》,虽称不上孤品,但如今的书店里已很难买到了。
现在的年轻人基本都会用拼音查生僻字,既快又方便,特别到了网络时代,鼠标键盘替代了纸笔,手机电脑替代了字典。而对于出生在上世纪40年代的我来说,在家喜欢读书看报,手头有了这本《四角号码新词典》,更是得心应手,非常实用。唯一难的是要熟记笔画号码对照歌:“横一垂二三点捺,叉四插五方框六。七角八八九是小,点下有横变零头。”
词典承载着父辈的期望。那是三年困难时期,正上初中的我在所有课程中对语文特别喜爱,老师常常将我的作文作为范文读给全班同学听,有时候还将我的文章贴在墙上和大家分享。然而,也有我羞红了脸的时候,因为写的作文中常见错别字。这事被大叔父知道后,他特地送了我这本词典。
这本旧词典伴随我走过了半个多世纪,到过远方的军营,去过机器轰鸣的工厂。我到哪里,它就伴我到哪里。初中毕业后我应征入伍,在艰苦繁忙的军营生活中,曾向《铁道兵报》投了处女作,并成功见报,大叔父送的词典起了很大作用。每当我写文章的时候,翻阅这本词典,脑海中就浮现出大叔父的音容笑貌,仿佛又听到当年他对我的教导:“好好学习,听党指挥,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如今我已步入暮年,在市中心亮丽的高楼里安度晚年,虽然面对衰老、疾病,但是我没有畏惧和恐慌,每天乐呵呵地与老伴一起生活着。特别是有这本《四角号码新词典》相伴,让我的学识更丰富,晚年更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