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来自哈尔滨的读者,今年春天我因为来上海东方肝胆医院复查身体,暂住在朋友家——宝山区天馨花园小区内。小区防疫志愿者们的辛苦我看在眼里,非常感动,特别是见到小区管理办公室墙上挂着的车钥匙,让我萌生了一个想法,写上海志愿者和居民们相互支持的故事。
当时,物流企业任总经理、担任临时楼组长的居民季卫东主动组织成立了志愿者队,很快就有60位爱心居民响应。他们往来各居民楼和小区快递投放点,不计报酬,随叫随到,甚至自掏腰包为有需要的居民购买食品和防疫用品,还协助医护人员维持秩序、分发抗原试剂盒等,并做好不能外出居民们的垃圾收集工作。繁忙的时候,志愿者们一天工作12到18个小时。
一位卓姓老伯身患多种疾病,儿女不在身边,感染新冠病毒后,身体比较虚弱,食品药品一时间比较短缺,于是向季卫东求助。季卫东发动志愿者的力量,尽快给老人送去了急需的食物和药品。志愿者的爱心和社区大家庭的帮助,使老人转危为安,他动情地说:“你们是我的救命恩人!”
志愿者为居民服务,居民也为志愿者着想。小区二居委的办公室墙壁上挂着12把钥匙,办公室工作人员顾琴和我讲起了这12把钥匙的故事:原来,这些电动车钥匙是小区二居委居民的,是他们在疫情期间自愿借给居委会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运送物资用的。
居民刘银兰就是这12把电动车钥匙的主人之一,她刚退休,买辆电动车本是打算用于再就业的。疫情发生后,她看到志愿者们缺少运输工具,就把电动车送到了居委会供志愿者们使用,成了公用电动车,车胎坏了,刘银兰推回去修好又送来。老党员何志刚除了积极参加志愿服务,也把自己的电动车借给志愿者们使用,结果由于使用强度太大,电动车损坏了。他却轻描淡写地说,坏了就坏了吧,把防疫工作做好就行,于是又买了一辆电动车继续为居民服务。
天馨花园小区的志愿者和居民们表现出的团结互助、无私奉献的精神,让我这个外地人深深感受到大上海人民的高尚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