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发生的巨变

2021-07-08    作者:陈大光

1.jpg

2.jpg

  上海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我所在的浦东新区惠南镇就是一个鲜明的缩影。

  我出生在惠南,如今已度过93个春秋,在旧社会缺吃少穿的日子至今难忘。1949年5月南汇解放,劳动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惠南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一是道路变宽了。惠南地区原来只有沪南、老川南奉两条公路。解放后,川南奉公路拓展为南祝公路。南门吊桥从原来的小木桥,在1981年时扩建为四车道钢筋混凝土拱形公路桥。镇区街道全部拆建拓宽。同一时期,沪南公路拓宽延伸至远东、两港大道,从三车道扩展到六车道、八车道,助力“南沙”建设,连接上海自贸试验区,把浦东的“南大门”打开。

  二是交通变通畅了。以前乡村道路均为黄泥路、钢渣路,刮风一身灰,下雨两腿泥。现在水泥路筑到家门口,环城公交车直通各村、居,实现了公交站点全覆盖,16号轨道交通线路横贯惠南。

  三是楼房变高了。解放前惠南镇基础设施落后,房屋简陋,城内西南、东北隅还是一片茅柴荡。解放后,闭塞的南汇城不断向外扩展,居民住宅陆续兴建,许多现代化商业大楼拔地而起。商贸繁华,现代风范,景观极为壮丽。

  四是河景变美了。解放前的河道处于多、小、淤浅、断头弯曲、大小不等的状况,经常出现多雨涝、少雨旱的状况。1958年前后,开挖拓宽了河道,使多条水系沟通,农田实现了电力排灌。通过不断疏竣改造,生态环境焕然一新,基本上形成“天蓝、水清、岸绿、景美”的观赏河。

  五是钱袋变鼓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居民生活不断改善,家用电器需凭票供应的情况一去不复返。老年人的获得感亦逐年攀升,看病有医保,乘公交车有补贴。养老金逐年增加,对于特殊群体,党和政府给予补助。

  六是心情变乐了。惠南镇除建有文艺、卫生、体育中心外,各村、居都设有文化站、阅览室、健身房等。城市绿廊遍及全镇,每日清晨、黄昏,各社区花园、健身苑、绿化带中林荫道上,流动着欢乐的人群,特别春暖花开季节,健身操、广场舞、太极拳等,莺歌燕舞,热闹非凡。同时,也为老年人提供了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良好平台。

  时代在发展,生活在进步。国家欣欣向荣,社区康泰平安、家庭丰衣足食,令人无比振奋。回味身边的变化,倍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条正确的道路。让我们不忘初心感恩党,牢记使命不断前行! 

  

  图片说明:上世纪90年代初惠南镇东门大街街景、今日惠南东城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