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救助站的故事|暖心照顾+科技识别,走失聋哑老人顺利寻亲
发布日期:2021-03-15 字体

正月十五,正是阖家团聚的时刻,然而一早,浦东新区救助管理站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客人”是由张江派出所民警送来的一名身份不明的聋哑老太太。

甄别工作遇困境

看着衣着干净整洁、随身物品整理的井然有序的聋哑老太太,有着丰富工作经验的工作人员随即判断:老人迷途了!为了让不能正常交流的老人早日回家,工作人员立即采用各种能与老人交流的方法开展身份甄别。然而,老人不仅患有聋哑,还不识字,面对面的沟通根本无法获知其有效身份信息,随着携带的物品中没有任何可证明其身份的"只言片字",甄别工作一下子陷入了困境。

悉心照料寻转机

面对焦躁不安的老太太,工作人员按照疫情防控工作要求,为她安排了单独的房间、食堂师傅专门为老人做适合老年人口味的饭菜、护理人员细心陪伴她,天晴的时候陪老太在院子里散散步、晒晒太阳,下雨的时候为她打开房间的空调,驱赶雨天的阴冷潮湿感,无微不至的关怀让老太太情绪逐步平复。

同时,社区指导科的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将老人的照片发布在社区救助管理QQ工作群、头条寻人等网络寻亲平台上;业务科则立即将老人的照片推送给公安部门,运用高科技人脸比对系统核查老人身份。

运用科技解难题

3月2日下午,公安部门传来了好消息。刑警们运用高科技手段,经过几天的反复比对并与其家人确认后,终于确定了老太的身份,并立即将老太在沪居住的女儿女婿的联系方式反馈给救助站。救助站工作人员根据市刑侦总队的信息,迅速与老太的女婿取得了联系。

不久,老太的女儿曹某火急火燎地赶到了救助站,当曹某看到失联几日的母亲时,哽咽着告诉工作人员:“我们家里人找她找了好几天了,找了好多地方都没消息,一度已做好最坏的打算了,想不到妈妈竟然就在救助站里。”经了解,老人是年前被女儿刚从老家接到上海来住,因为身体原因无法与人正常交流,她一下子不能适应这边陌生的生活环境,所以一直惦记着想要回老家,正月十四那天趁家人不注意,自己偷偷了跑出来。最后,老人家属向救助站和好心人表达了感谢,高兴地带老人回了家。

历时5天,在救助站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和刑侦总队民警耐心、细致地协查下,成功为聋哑老太找到了家人 。近年来,救助站在公安部门的协助下,通过线上及时沟通、线下快速处置的联动机制,运用高科技识别技术,提升了受助人员身份甄别的精准度,加速了受助人员寻亲返乡的速度。

如果家里老人有语言障碍、认知障碍等沟通困难,为防止老人走丢,请记好五个小Tips

1、制作身份卡片

在老人的衣服口袋里放入制作的身份卡片,卡片上面记录老人的个人信息或家人的联系方式,及主要病症处理方法等内容。

2、制作小挂饰

在老人身上比较明显的挂饰上刻上老人的个人信息、家人的联系方式。如手链、挂坠等。

3、公共场所注意看护

外出购物、游玩或在比较拥挤的公共场所,应与老人牵行,告诉老人在和家人失散时应该在原地等待,不应该到处乱走。在人多时要专门抽一人看护老人。并在老人的口袋里放些食品,以备走失后忍饥挨饿。

4、与老人多沟通

要掌握老人的去向,平时多关心老人,在生活上多给予老人关心与帮助,让老人内心满足平和,有时间的话多给老人拍一些近期生活照,既能让老人开心,若出现走失情况,可提供近期照片。

5、使用定位功能

给老人配置定位功能好的手机或其他电子产品,建议可将这类工具缝在老人随身的衣物当中,定期或不定期查看电子定位产品的电量是否充足,随时能够通过定位功能找到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