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帮孩子!浦东 “丰翎计划” 连起家庭与爱,让困境中长出韧性与阳光
(2025-10-16 )
近年来,浦东新区民政局“爱守护·救服务”——“丰翎计划”帮扶项目,以兴趣培养、能力建设、家庭赋能为着力点,持续为困境儿童及其家庭注入希望,助力他们重拾生活信心,实现从“困境承压”到“韧性生长”的温暖转变。
聚焦需求,精准施策
在一次日常走访中,“丰翎计划”项目组关注到冰冰一家的困境,随即展开深入探访。12岁的冰冰患有神经性疾病,行动依赖轮椅,四肢协调能力较弱。更令人揪心的是,父亲生意失败使家庭背负沉重债务,生活步履维艰。通过细致观察和耐心交流,项目组精准把握了冰冰的健康状况、兴趣爱好及家庭经济困境,也由此开启了他们的帮扶之路。
在交流中,工作人员发现冰冰对绘画怀有浓厚兴趣。项目组积极联动慈善资源,为她量身定制绘画课程。更令人感动的是,每当完成一幅作品,工作人员都会鼓励她向家人和志愿者讲述画中故事。在《阳台上的多肉》中,轮椅旁摆放的几盆多肉栩栩如生,饱满的叶片点缀着淡淡红晕。“这是我每天在阳台上看着长大的多肉,慢慢画,就能画出它们的样子。”冰冰的介绍赢得了满堂掌声。曾经低头沉默的她,眼中重新闪烁光芒,渐渐变得开朗自信、乐于分享。
“绘画课程不仅培养了兴趣,更巧妙融入了肢体功能训练。”工作人员介绍,“‘丰翎计划’围绕儿童成长需求,开设多元兴趣课程,配套生活技能培训、安全讲座等活动,构建起立体化服务体系,以多样化帮扶方式激发儿童潜能,增强家庭发展动力。”
系统赋能,多元支持
秉持“家庭为本”的理念,“丰翎计划”将服务视角延伸至整个家庭系统。面对孩子的病情和家庭的重担,冰冰妈妈曾深陷忧郁。项目组多次邀请她参与志愿服务,帮助她逐步调整心态。如今,每周绘画课前,她总是早早来到教室,协助准备画材;活动结束后,又主动整理工具、打扫教室。在志愿服务中,她将签到、物料管理等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
志愿服务更成为家长之间互助支持的桥梁。当一位家长因孩子内向、不愿参与活动而焦虑时,冰冰妈妈分享道:“冰冰最初也不愿出门,但现在每次来画画都很开心。让孩子做喜欢的事,慢慢就会融入的。”后来,这位家长欣喜地反馈,孩子找到兴趣后逐渐愿意与人交流。从受助者到助人者,冰冰妈妈不仅提升了社会融入度,更用实际行动为女儿树立了“助人自助”的榜样。
“参与志愿服务不仅带来一定收入,更让我在帮助他人中找到了自我价值。”冰冰妈妈感慨地说。项目组表示,通过邀请家长参与服务,“丰翎计划”实现了从“儿童个体救助”到“家庭系统赋能”的升级,形成“儿童成长—家庭改善—反哺项目”的良性循环。
拓宽路径,创新服务
创新,始终贯穿于“丰翎计划”的每个环节。组织参观博物馆、科技馆,为孩子们创造社交场景;联动爱心资源提供物资支持、康复服务和兴趣课程……项目通过真实案例扩大社会影响力,持续完善资源支撑体系,降低对单一资金来源的依赖,确保服务可持续推进。截至目前,“丰翎计划”已覆盖浦东新区6个乡镇(街道),为众多困境家庭带去温暖与希望。
在浦东博物馆东馆,孩子们沉醉于青铜器的神秘纹饰与山水画的诗意笔墨。“你们看,这个纹路弯弯曲曲,像不像小蛇在爬行?”“我觉得更像树枝在跳舞。”他们轻声交流,自然融入群体氛围。
10岁的小阳原本性格腼腆,家庭经济困难。在“丰翎计划”的支持下,他走进音乐课堂,参加小组活动,如今已能主动与伙伴交流,脸上绽放出灿烂笑容。
14岁的乐乐曾因自卑不愿与人交往。通过参与篮球小组和音乐课程,他如今不仅能自信放歌,更在球场上与伙伴们挥洒汗水,重拾自信。
“丰翎计划”工作人员表示:“我们见证着孩子们在关爱中积蓄力量,家庭在温暖中重燃希望。未来,我们将继续深耕基层,优化服务,汇聚更多慈善力量,织密帮扶网络,助力困境儿童丰盈羽翼、困难家庭走出阴霾,共同书写充满希望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