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浦:80、90后养老护理大师火了!居民追着记笔记
(2025-10-16 )

杨浦:80、90后养老护理大师火了!居民追着记笔记

为实现老年人“原居安养”的愿望,近年来,杨浦区大力开展家庭养老床位建设,不断提升养老服务供给与保障能力,推动“15分钟养老服务圈”向更优质、更均衡的方向发展。而杨浦区养老护理人才技能大师工作室,正是保障区域内家庭照护床位服务优质供给的关键力量。

如何给老人穿脱衣物?顺序有讲究:先穿患侧,再穿健侧。如何帮助卧床老人翻身?站位和方向需随时调整,双手要均匀发力,同时密切观察老人的表情变化……近日,一场由杨浦区养老护理人才技能大师工作室组织的家庭照护者增能培训正在进行。工作室负责人从穿脱衣物、体位转换到床椅转移等多个维度,细致分享专业照护经验。近二十名学员凝神聆听,笔下“唰唰”地记录着要点。学员中既有养老机构护理员、家政服务人员、社区工作者,也有头发花白的普通居民。

80、90挑大梁,科班功底藏实力

这支工作室的队伍以80后、90后为主,他们思维新、思路活、素质高、专业扎实、成长迅速,已成为养老护理行业中的一抹亮色。工作室带头人是上海市首位通过重点人才政策落户的养老护理员,其他成员也多出自养老护理相关专业,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与丰富的实践经验。

依托杨浦区社会福利院的专业资源,工作室长期扎根社区,持续开展专业培训、技能竞赛与实践操作,致力于打造杨浦养老护理人才的“孵化器”。两年多来,工作室在全区12个街道建立了工作站,构建起“1+12”的培训网络,将优质护理课程定向输送至各个街道,面向全区养老机构护理员、长护险护理员、家政人员、社区工作者及广大居民开放。

居民追课记笔记,实用课程解难题

居民徐佩专程赶到江浦路街道点位参加培训,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写满了重点。“家里有卧床老人需要照顾,但怎么帮他穿衣服、喂饭、搀扶走路,我们都不专业,必须来学。”徐佩表示,不仅是专业护理员需要培训,许多像她这样的“小老人”,也迫切需要学习如何更好地照料家中的“老老人”。

工作室的课程涵盖日常照护、专业技巧与应急处理等内容,尤其注重实操性。每节课都留有充分的互动时间,确保问题当场解答、当场解决。在工作室看来,学员们提出的真实问题,往往就是下一堂课的最佳素材。未来,他们还计划开发一套课程教材,成为护理员和居民们可随时查阅的“口袋老师”。

与时俱进提能级,专业知识进家庭

面对老年人日益多元和变化的护理需求,工作室也在不断探索创新培训体系。除了基础护理技能,还引入了呼吸训练、认知症照护等进阶内容,推动专业照护知识从机构走向社区、深入家庭、融入日常。

工作室致力于将“专业壁垒”拆解为“家常方法”,使科学照护成为触手可及、切实管用的生活技能,助力养老护理实现从“熟能生巧”到“专业精准”的跃升。

在工作室等项目的推动下,目前杨浦区已形成多元化的养老人才培育格局:在区级层面,院长高级研修班等发挥“头雁效应”;在基层一线,技能等级培训与竞赛夯实了护理员队伍的“能力底座”。这一模式打破了机构护理与家庭照护之间的壁垒,让专业的护理知识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

未来,杨浦区养老护理人才技能大师工作室将继续优化服务标准,提升培训质量,助力打造杨浦“幸福养老”服务品牌,让更多老年人在家中就能享受到专业化、个性化的养老服务,真正实现“原居安养”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