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N”服务体系,如何打通最后一米?探访江宁路民政服务站
(2025-10-16 )

“123456+N”服务体系,如何打通最后一米?探访江宁路民政服务站

近年来,静安区紧扣居民“家门口的需求”,不断深化为民举措,持续提升民生服务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其中,江宁路街道积极构建的“123456+N”民生服务体系,将民政服务站打造为集多元功能于一体的民生服务综合体,切实把服务阵地建在居民身边,打通服务居民的“最后一米”。

江宁路街道“123456+N”民生服务体系,核心目标是实现服务供给与居民需求的零距离对接。焕新后的民政服务站将成为社情民意的收集站、民政政策的咨询站、民生服务的枢纽站和服务活动的大课堂。近日,在江宁路街道“为‘宁’而来,给‘宁’解忧”民政服务站活动中,居民现场感受到了这一服务体系的暖心与便捷。

“123456+N”服务体系,如何打通最后一米?探访江宁路民政服务站3.jpg

“1”支专业队伍为基础

组建“宁”心相伴救助顾问团队,邀请社区养老、救助、未保、残疾人、就业、慈善等民生服务领域专业人士,构建“一站式”服务队伍,为社区居民提供覆盖全场景、兼具精准化的民生服务,切实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

“123456+N”服务体系,如何打通最后一米?探访江宁路民政服务站2.jpg

“2”册实用指南为工具

编制《“宁”心解忧政策宣传手册》与《民生阵地服务手册》,让工具手册成为居民获取政策信息不迷路、享受生活服务少跑腿的“百科全书”与“导航地图”。

“3”大智慧平台为支撑

集成“宁”呼我应需求回应平台(快速响应)、“宁”心聚力资源整合平台(链接资源)、“宁”心服务一站式服务平台(便捷办理)三大智慧载体,融合线上线下服务场景,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提升为民服务的精准度与便捷性。

“4”大核心功能为载体

持续激活需求调研(主动问需)、政策宣传(精准推送)、服务提供(直接送达)、平台搭建(生态营造)四大核心功能,以全流程精准对接民生多样化需求,完善并锻长民生服务链条,让服务供给始终紧跟群众期待。

“5”大品牌行动为抓手

开展“宁”心守护(丰富文化生活)、“宁”心帮扶(聚焦民政对象)、“宁”心赋能(培训社区力量)、“宁”心解忧小讲坛(宣讲民政政策)、“宁”心关爱服务角(回应居民需求)五大行动,全力打造民生服务系列品牌。

暑假期间,民政服务站面向社区未成年人,开展了“宁”心守护系列活动之跳出“井口”看世界小蛙成长记,邀请社区资深老教师通过讲解成语故事和创意手工课程,以“沉浸式学习+互动式体验”的模式,引导未成年人将成语哲理融入生活实践。

“6”大领域全覆盖

全面覆盖社会救助、儿童福利、残疾人服务、老龄与养老、慈善公益、困难群体就业等六大民生关键领域,构建无死角、全方位的服务矩阵,推动为民服务精准触达每一个需求群体,切实确保为民服务到底到边,不留空白。

“N”类服务无限延伸

紧跟居民需求变化,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推动服务内容向无限(N)维度拓展延伸,灵活适配不同群体、不同阶段的民生诉求,不断丰富服务供给,持续保持服务活力和长期可持续性。

下一步,江宁路街道民政服务站将围绕“一老一小一困”等重点群体,持续深化“123456+N”服务体系,开展暖心行动,推出一批社区居民喜爱的服务项目,开发一批基层民政工作者欢迎的赋能课程,将民政服务站建设成为居民想来、爱来、盼来、还来的温馨家园,成为感知温度、共享和谐、安居乐业的“幸福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