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助餐到“食堂+”,杨浦点燃银发经济新活力
(2025-07-30 )

截至2024年底,杨浦区共有60岁以上老年人42.45万人,其中80岁以上老年人6.05万人,分别占全区总人口的41.31%和5.9%。如何保障全区老年人吃得便捷健康、吃出幸福滋味,是杨浦重点关注的民生服务。
开发“食堂+”融合服务场景,办好养老“食”事
杨浦区充分利用社区长者食堂位置佳、分布广、数量多、资源强的先天优势,开发“食堂+”融合服务场景,从办好养老“食”事向推动形成“多元化”公共空间迈进,打造助推银发经济发展的系统性平台。
区里专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杨浦区老年助餐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精心构建以中央厨房为枢纽、社区长者食堂为核心、助餐点为延伸的服务网络。在布局选址上,既考虑当前需求,更着眼长远发展,努力将社区长者食堂打造成“15分钟社区生活圈”里温馨的“全龄友好”空间。
食堂+康养:在用餐之余,开设政策解读、兴趣课程、健康讲座等活动,让老人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交流,增进邻里情谊。
食堂+医养:联合医疗资源,为老人们提供贴心的营养指导、健康评估和中医理疗服务,守护他们的健康。
食堂+文娱:通过布置文化墙、举办社区活动,让食堂成为展示社区文化、凝聚邻里感情的温馨角落。
这些举措不仅丰富了老年人的生活,更打造出适合银发人群的沉浸式文娱新空间。以“用餐”这桩民生大事为中心向外辐射,覆盖文化娱乐、医疗卫生、潮流商务等多元领域,拓宽银发产品供给渠道,推动养老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激发银发经济新动能。
扩大银发市场供给,挖掘银发经济消费“新蓝海”
社区长者食堂助餐服务不仅完善了养老服务体系,更为老年朋友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温暖与便利,让银发经济焕发新活力。这份美好愿景,已在杨浦成为现实。
精准服务显温情:在为所有老人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特别关注困难、失能、高龄等特殊群体,通过分层分类的补贴政策,让关爱惠及每一位需要帮助的老人。
品牌培育结硕果:在“公益+市场”的创新模式下,“熊猫饭堂”、“壹家饭堂”等一批深受喜爱的助餐品牌茁壮成长。与工商银行杨浦支行合作推出的养老金融服务,更为老年生活增添了一份安心。
产业发展显成效:杨浦区社区长者食堂日均供餐量超过1.72万客,日均营业额超过25万元,“饿了么、达达、美团、顺丰”等外卖平台、物流企业等经营主体积极参与老年助餐配送工作,日均送餐量超过700客。
民生服务暖人心:食堂不仅是就餐场所,更成为集社交、休闲、学习于一体的温馨空间。在这里,老人们可以结交朋友、锻炼身体、参加活动,享受丰富多彩的晚年生活。
老年助餐服务既是老年人关心的“关键小事”,也是关乎千家万户的“民生大事”。杨浦区系统化推进社区长者食堂功能融合升级,着力构建以“食”为核心、“食养文教娱”五位一体的社区长者食堂多功能服务场域,推动单一助餐服务向全生命周期、全服务供给转型,不仅满足了老年人对高品质餐饮的需求,更为银发经济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