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服务”,长宁推动社会救助更有温度
(2025-01-17 )
为积极响应社会救助改革发展要求,长宁区以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救助效能为目标,构建区、街两级服务类社会救助模式,形成困难群众需求评估体系,建成“一站式”区、街、居三级救助顾问服务阵地,打造“艺术护照”“五扶临门”等救助服务品牌,为困难群众送暖增福,兜准兜实兜好民生底线。
充实“资源清单”,汇聚多元救助力量
多力齐发,精耕社会救助“责任田”。充分发挥社会救助工作联席会议职能,定期研究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出台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相关办法,完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相关措施,提出7个方面20项举措,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确保供需有序衔接、服务协同推进。
整合提优,厚植社会救助“政策林”。整合民政、教育、医疗、人社等多领域政策资源,同时不断完善和拓展政策内容,持续优化社会救助领域“政策库”,新增与完善10个部门84项政策清单。加强政策宣传与解读,组织“政策服务”进社区,确保社区居民、困难群众对政策应知尽知、应享尽享。
财资聚能,广辟社会救助“资源路”。加大经费保障力度,设立专项经费用于服务类救助项目,2024年已投入服务类社会救助资金290万元。同时,汇聚社会组织、慈善帮扶、志愿服务、公益力量、爱心企业等各类社会救助资源,健全“政府+多元主体”救助供给机制。目前,已与54家社会组织、138家爱心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明晰“需求清单”,筑牢精准救助基础
精准画像,绘制困难群众“全息图”。研发“困难群众救助需求综合评估系统”,对困难家庭经济、健康、教育、居住、就业、社会融入等多维贫困维度进行评估,绘制困难群众的“全息画像”。依托上海市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社区云”平台,通过与多部门数据共享,全面掌握困难群众的家庭状况、收入财产、支出等信息,实现实时收集、分析和预警。目前已累计完成困难对象需求评估7364人次。
双线联动,织密救助服务“温情网”。深化“政策找人”机制,将“大数据”与“铁脚板”有机结合。线上,在全市率先推出“社区云+精准帮扶”模式;线下,组织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等常态化开展摸底排查。根据低收入人口实际情形做好分类处置,符合条件的及时纳入救助,暂不符合条件的列入预警名单,政策边缘的及时对接服务。2024年,“线上+线下”预警监测、排摸走访共计1.81万人次,共有459名困难群众纳入救助范围,转介社会力量帮扶1239人次,重点监测838人次。
深究细研,铺展精准帮扶“需求卷”。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座谈调研等形式,对需求评估对象进行科学分析和分类建档,形成生活照料、心理慰藉、社会融入、成长发展四类困难群众需求清单,每季度对需求清单进行评估与调整,确保准确反映救助对象实际需求。
优化“服务清单”,提升救助服务效能
全域升级服务网络,搭建救助“暖心桥”。率先达成社区救助顾问服务站点全覆盖,建成“1+10+189”区、街、居三级救助服务网络,率先成立“金牌救助顾问指导团”,目前备案登记救助顾问281名,成为连接困难群众与救助资源的桥梁和纽带。不断优化对象发现、困境评估、需求分析、政策匹配、资源链接等方面的工作机制,打造综合性、可视化“服务阵地”,推进服务类救助规范化建设。
精准锚定服务需求,定制救助“贴心路”。围绕困难群众需求建立多维度、个性化“清单式服务”,形成项目化服务清单,明确服务内容、标准、流程和责任主体,确保救助服务精准对接、规范实施。在社区救助顾问服务站点公开发布项目化服务清单,实现供需有效对接。每月对服务类救助成效进行跟踪评估,及时改进服务内容与方式,确保服务质量持续提升。目前已汇聚37个社会救助服务项目清单,召开项目评估会3场,开展服务类救助帮扶共计735人次。
打造救助服务品牌,绘就救助“幸福图”。通过购买服务引入专业社会工作力量,鼓励各街镇结合辖区实际和优势,链接区总工会、团区委、区妇联、区残联、区红十字会等单位的帮扶项目,打造一批特色服务品牌。如“艺术护照”文化关怀服务项目已惠及1000多名困难家庭青少年和儿童,华阳路街道“五扶临门”慈善帮扶项目服务困难对象732人次。品牌项目示范引领,切实提升了困难群众的幸福感与获得感,让社会救助更精准、更温暖、更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