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务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 ( 2017-12-22 )
索取号: | AA9116003-2017-028 | 发布机构: | |
文件编号: | 沪民办发〔2017〕32号 | 公开类别: |
市民政局(市社团局)机关各处室、局属相关单位:
为进一步加强局系统政务信息报送工作,切实提高政务信息报送水平,发挥政务信息主渠道作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加强政务信息报送工作的重要性
政务信息报送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制度和工作职责。政务信息是上情下达、下情上报的重要渠道,是各级领导科学决策、制定措施、推动工作有效落实的重要基础和依据,也是展示工作风貌和成效的重要窗口。特别是随着本市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和政府职能转变的加快推进,政务信息在政府决策中的辅助作用越来越明显。民政政务信息工作是民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政工作软实力的体现。各处室、各单位要高度重视,牢固树立责任意识、信息意识,认真研究,观大势、谋大局,围绕民政重点工作,反映基层实际情况,增强政务信息工作的时效性、思想性和针对性,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二、突出重点,提升政务信息的报送质量
(一)明确报送重点
结合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及民政部办公厅主要信息载体的供稿匹配情况,民政政务信息重点围绕以下几个方面编写、报送:
1.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及民政部重要会议精神情况;
2.市委、市政府及民政部重点工作,市政府实事项目等推进情况;
3.民政部门重点工作推进情况,典型经验、工作亮点、存在问题及意见建议(市委办公厅报送内容还包括党建、工会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内容);
4.基层社情民意、热点难点反映、专家看法见解等;
5.约稿信息及其他。
其中,月度业务数据信息(100字以内),工作动态类信息400字左右,意见建议类信息700—800字,典型经验类信息2500字左右。
(二)制定报送计划
牢固树立信息报告意识,做到工作推进与信息报告同步规划,与每季度重大工作安排相配合,同步制定报送信息报送工作计划。加强信息工作规划,将信息工作与文件制定、出台工作联动考虑;有计划地开展重大工作推进典型经验总结与梳理,确保信息报送有深度、有内容,能够突出反映该领域工作的新情况、新发展。
(三)把握信息时效
各处室、各单位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紧紧围绕部门重点工作,第一时间编制、报送信息,确保信息报送的时效性。特别是对阶段性重点工作等有明确时间节点要求的工作,要做到及时撰稿、及时上报。重要文件或活动的有关情况要在正式对外发布或举行之前报送信息。相关处室、单位每月初应上报上月度城镇低保、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养老服务实事项目、婚姻登记、社会组织、福彩销售等业务数据信息。当月度数据出现较大变化的情况时,应作出说明。
(四)提高编写能力
各处室、各单位要提高政务信息的敏感度,及时收集信息素材,认真编辑撰写。要增强政务信息的深度和广度,加大经验类、问题类信息的报送力度,既展示工作亮点,又反映存在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要切实提高信息质量,做到主题鲜明、结构简洁、标题提炼、文字出彩,提升信息的综合参考价值和使用效率。
三、形成机制,确保政务信息工作责任落实
(一)落实领导责任
各处室、各单位要将政务信息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带头干,加强研究,提升信息报送意识,切实发挥政务信息加强交流沟通、提供决策参考、推广经验典型的作用。办公室要发挥牵头协调作用,将信息报送工作与季度工作推进相结合,加强督办。为了提高处室、单位政务信息报送的数量和质量,要将政务信息报送工作纳入局绩效考核,结合上报情况以及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录用情况进行评分,从而加强对处室、单位的督促。
(二)建立信息员队伍
各处室、各单位明确1名文字功底扎实、工作认真负责的人员作为信息员,负责政务信息的收集、整理、编写和上报工作。要保持信息员队伍的相对稳定性。办公室要做好专题培训的组织开展工作,通过培训,使各处室、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信息员了解掌握不同类型政务信息的编写要求,提升信息报送意识,提高信息编写能力。
(三)严格报送制度
各处室、各单位可以纸质或电子邮件形式将政务信息上报至办公室。政务信息上报前,必须经处室、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审核同意。处室、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要对上报的每一条信息从内容质量、文字表述等方面严格把关,确保信息质量。重要政务信息,以及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约稿信息,需经局领导审签后上报。对市委、市政府办公厅及民政部办公厅录用的信息,办公室将通过上海民政电子政务平台(内网)及时公布,以便各处室和局属单位掌握信息录用情况。
2017年12月12日
(注:1.只接收对该政策性文件的相关咨询;2.留言时请注明政策性文件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