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第0821号代表建议的答复情况 ( 2024-05-30 )

索取号: 发布机构:
文件编号: 公开类别: 主动公开

标题:关于加强本市养老服务并进一步扩大养老服务市场对外资开放的相关建议

办理结果:解决采纳

答复情况如下:

一、对本建议的办理概述

代表对本市养老服务体系发展面临的问题分析和建议非常有针对性,提出的改善法规环境、扩大开放领域、降低税费负担、加强合作交流等建议等建议,对本市进一步扩大养老服务市场、发展银发经济具有重要意义。为答复好建议,我们专门进行了研究讨论,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也积极提供了会办意见。这些建议,我们将吸收采纳列入下一步工作考虑。

二、对代表建议的答复

本市积极支持外资进入养老服务市场。2021年实施的《上海市养老服务条例》明确:本市鼓励各类社会资本投资养老照护服务产业,兴办满足不同需求的养老服务机构。支持外商投资设立养老服务机构。

近年来,在本市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等领域以及各类老年用品生产制造领域,均有外资进入。如爱志万是日本爱志(EARTH SUPPORT)集团于2016年在上海落地的养老服务及康养产业领域的专业公司,目前提供上门助浴、社区日间照护等服务;2023年5月,法国欧葆庭养老康复集团在上海的首家养老机构——上海欧葆庭顾村国际颐养中心开业,法国驻上海总领事出席开业活动。外资养老服务机构进入上海,对于本市学习借鉴国际养老服务先进经验,丰富养老服务供给具有重要意义。

代表提出的建议,回复如下:

(一)关于改善法规环境。2020年,市发改委牵头制订并由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本市养老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从聚焦产业重点领域、强化产业发展要素支撑、提高支付能力培育消费市场、优化产业发展制度环境等方面提出了20项政策举措。《若干意见》明确,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养老服务业,兴办面向不同收入人群的养老机构和康复护理机构。支持外商独资、中外合资养老服务机构在沪发展,积极引入国际先进服务模式。2021年,市民政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印发《上海市养老服务机构登记与备案管理办法(试行)》,养老服务机构实行备案制度。下一步,我局将面向外资养老服务机构做好政策宣传和解读,积极做好备案服务工作。同时,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的要求,坚持流程简化优化、服务便捷高效、管理依法合规、政策衔接有效,营造养老服务领域公平规范有序的发展环境。本市高度重视养老服务机构监管,目前正在推进养老服务机构跨部门综合监管改革,对于外资养老服务机构将在监管工作中一视同仁,做好监管要求培训和政策宣传,确保其合法合规经营,保障老年人的权益和利益。

(二)关于扩大开放领域。本市积极支持外资进入机构、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市场,前期外资进入的以养老机构、日托服务和部分高端社区养老为主。本市近年来新发展了家庭照护床位、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社区长者食堂、康复辅具租赁等养老服务业态,广受老年人关注和欢迎,我们将加强宣传引导,积极鼓励外资进行养老服务各个领域,将国外新技术、新产品和国内老年人的需求场景相结合。

(三)关于降低税费负担。近年来,国家层面出台了有利于养老服务发展的相关税收优惠支持政策。2019年6月,财政部等六部门出台文件明确多项税费优惠政策,其中,提供社区养老服务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税;提供社区养老服务取得的收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减按90%计入收入总额;承受房屋、土地用于提供社区养老服务的,免征契税。我们将加强对各区工作指导,确保外资养老机构按规定享受各类税费优惠。同时,我们将配合市发改委等部门深化研究本市推动银发经济发展的相关措施,探索在养老科技产业园等园区细化针对外资养老企业的优惠措施,推动养老服务行业开放发展。

(四)关于鼓励引导国内机构主动合作。近年来,本市养老服务企业注重学习国际经验,不少企业赴日本、美国、欧洲等地考察学习发达国家养老服务经验做法。我们将积极鼓励养老服务机构和相关企业加强与本市外资养老服务机构交流合作,通过行业协会、老博会、论坛等平台组织交流活动,相互分享技术、管理经验和资源。

(五)关于加强交流合作。市民政局、市贸促会每年举办上海国际养老、辅具及康复医疗博览会,是目前国内最早举办、规模最大、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专业养老展会。每届展会都有大量国际知名展商积极参展,展品涵盖养老服务、辅助器具、康复医疗、生活护理、健康管理、宜居建筑六大板块。我们将利用好老博会这一平台,通过举办产业对接会、行业论坛等方式,积极组织外资企业、外商与国内养老服务机构交流对接。同时,积极引导本市养老、康复辅具相关产业园区以及各区做好与外商交流对接工作,吸引外商外资进入上海养老服务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