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第0542号代表建议的答复情况 ( 2024-05-30 )

索取号: 发布机构:
文件编号: 公开类别: 主动公开

标题:关于完善新时代城市建设者保障性租赁房政策倾斜照顾养老服务从业群体推动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建议

办理结果:解决采纳

答复情况如下:

伴随着上海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打造一支人数充足,技能水平过硬的养老护理员队伍的需求日益迫切。代表的建议通过广泛调研,从实践出发,精准聚焦了养老护理员“进得来”“留得住”两大难题,对本市破题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打造全国养老服务人才高地具有建设性的意义和价值。

一、养老护理员现状分析

目前本市养老护理员信息系统中共有护理员约6.7万名,其中,养老机构护理员1.5万名、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机构护理员1.6万名、护理站护理员3.6万名。具体情况如下:

户籍方面,沪籍与非沪籍比例为4:6。年龄方面,全市40岁及以下的护理员占总人数的5%、40~49岁的护理员占17%、50~59岁的护理员占63%、60岁以上的护理员占15%。学历方面,小学及以下占18%、初中占69%、高中(含中专/高职/技校)占9%、专科及以上占4%,总体学历水平不高。

超过一半的护理员为非沪籍人员,租房费用是他们在上海长期工作生活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考虑到本市养老护理员收入总体偏低的情况(2022年养老护理员平均工资约为5057.76元/月,远低于本市该年度12183元/月的社平工资),非沪籍护理员在上海的收入扣除租房费用较其在故乡就业并无显著优势,这对于稳定养老护理员队伍是不利的,也不利于年纪较轻、学历较高的外来求职人员从事养老行业。

二、已经开展的工作

近年来,民政部门积极推动出台相关政策,推进养老护理员队伍扩容、稳岗。

(一)建立“重点机构”清单,推动高技能人才落户

根据《上海市引进人才申办本市常住户口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有关规定,在市人社部门的支持下,将养老机构纳入《办法》所称“重点机构”范畴,首批确定了17家重点机构。今年1月养老护理员已纳入本市《急需紧缺高技能人才职业(工种)目录》,将进一步吸引优秀养老护理员于本市安心从事养老服务。目前,市民政局正积极梳理,拟增加“重点机构”范围。后续,还将继续做好政策宣传与引导,让符合条件的护理员充分享受落户政策,形成工作长效机制,吸引更多优秀高技能养老护理员在上海养老服务行业扎根和成长。

(二)多部门联动,满足养老护理员保障性租赁住房需求

据市房管局介绍,2024年将在2023年首批1.1万张“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床位的基础上,通过从既有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中遴选等方式,继续新增筹措供应3万张以上“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床位,并按照500—1000元每月每床的标准向包括养老护理员在内所有外来务工人员供应。

有些区已经先行先试推出针对养老护理员的专项保障性租赁房政策。如徐汇区为解决养老从业人员租房需求,由徐汇区民政局联合徐汇区房管局、徐汇城投共同打造“养老护理员之家”,为符合条件的养老从业人员申请不同类型的保障性住房。下一步,我们将与相关部门加强联动,在全市推广完善相关政策,帮助有需要的养老护理员解决安居问题。

(三)关心关爱护理员子女,解决来沪护理员后顾之忧

除户籍和住房问题外,市民政局还结合儿童福利相关工作,为来沪养老护理员打造有温度的家庭和社会环境。考虑到养老护理员工作整体上工作强度大、工作时段不统一,难有时间与子女开展亲子交流;随同来沪子女少年离乡,融入新环境压力较大,易生孤独落寞感的问题,将开展针对随同来沪的养老护理员子女的关心关爱活动,帮助护理员子女结识同龄人,纾解心中孤独感;教会养老护理员开展有效的亲子交流和家庭教育,解决来沪养老护理员的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