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第0660号提案的答复情况 ( 2023-05-18 )

索取号: 发布机构:
文件编号: 公开类别: 主动公开

标题:关于提升养老服务质量,打造“老有颐养”示范区的建议

办理结果:解决或采纳

答复情况如下:

一、对本提案的办理概述

提案中,委员结合浦东新区在养老服务方面的探索,提出在社区街镇加大力度建立养老服务体系、通过市场化运作为养老服务资源提供有效补充、注重养老服务品质等三个方面的建议。委员的建议非常具体,给了我们很多启迪。为答复好提案,我们专门进行了研究讨论。

二、对提案建议的答复

多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养老服务工作,本市养老服务发展不断深化。可以说,浦东新区养老服务实践就是本市养老服务发展的一个缩影。下面,针对几个具体方面予以回应:

一是关于整合养老服务方面的各项资源,在社区、街道加大力度建立养老服务体系。委员提出,通过建立“长者照护之家”、推动专业的养老服务向社区延伸、建立“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整合辖区现有资源满足老年人照护需求等建议,正是政府及相关部门一直在推动做的工作。近年来,本市在发展养老服务过程中,面对老年人原居安养的需求,把发展社区养老服务作为重中之重,特别是2014年起探索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为社区老年人提供方便可及的养老服务。经过多年的实践,基本形成了每个街镇“1个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若干个社区托养设施+居家养老服务项目”的服务体系。截至2022年底,全市建设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428家,实现街镇全覆盖;建成216家以短期住养照料为主的长者照护之家、825家提供白天照料的社区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1608个社区老年助餐场所,遍及街镇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网络基本形成。同时,在服务提供层面,通过整合各类服务资源,为老年人提供包括专业照护类(机构照护服务、短期托养服务、日间照护服务、居家照护服务)、助餐服务类(堂吃服务、送餐服务)、医养结合类(卫生中心服务、医养签约服务、护理站服务)、健康促进类(健康管理服务、体养结合服务)、智能服务类(急救援助服务、安全防护服务、远程照护服务)、家庭支持类(志愿关爱服务、家庭成员增能服务、“喘息服务”、适老化改造服务、辅具推广服务、“时间银行”)、养老顾问类(基础服务、拓展服务)、精神文化类(精神慰藉服务、养教结合服务)等8大类24项服务。结合老年人的身体状况等因素,这些服务可以上门提供,也可以在家门口服务站点获得,还可以在专业的养老服务设施中获得。下一步,本市将继续深化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推动各街镇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的规范化、均衡化建设,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要。

二是关于通过市场化运作为养老服务资源提供有效补充。委员提出,要在政府主导的基础上,有效发挥市场作用,通过政策引导、政府补贴、购买服务等方式,广泛调动社会资本和社会组织参与。多年来,本市在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过程中,一直坚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养老服务,注重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发挥社会力量在养老服务中的主体作用。比如,本市推行了公建养老服务设施委托社会力量运营的模式。此举让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养老服务,培育形成了一批参与养老服务运营的市场品牌。再比如,出台了养老服务机构“以奖代补”政策,专门设立了品牌连锁运营奖,对运营2家以上的养老机构或者长者照护之家的,进行奖励性补贴,进一步推动本市养老服务品牌不断做大做强。还比如,针对以民非组织为主体的养老服务机构融资难问题,2022年,市民政局与市融资担保中心合作推出“养老服务批次贷”担保业务,由合作银行融资需求名单内的机构单户授信额度在1000万元(含)以下贷款申请自行审批、放款,市融资担保中心采用事后备案方式提供担保。还比如,低龄老年志愿者为高龄独居老年人提供日常关爱服务的“老伙伴计划”、为失能老年人的家庭照料者提供技能培训的“老吾老计划”、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的长者智能技术运用能力提升行动等等为老服务项目,都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资助社会组织开展的,同时也培育了相关社会组织的发展。下一步,本市将继续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积极调动社会力量推动养老服务发展。

三是关于注重养老服务品质的建立,让养老服务更加“触手可及”。委员提出推出“智能养老顾问”、推动“机构、社区、居家”三位一体的养老服务融合发展、推进社区助餐服务的具体建议,正是近年来本市积极发展的相关工作。在养老顾问服务方面,“养老顾问”是基于各类养老服务资源、政策、信息等,为老年人寻找养老服务提供支撑的一项便民服务工作。本市自2018年起实施养老顾问制度,线下主要是依托街镇、居村和专业机构的顾问点,为老年人提供面对面的养老服务政策咨询、资源链接、个性化养老方案定制等服务。截至2022年底,全市共有6895家顾问点,其中街镇顾问点358家,居村顾问点6287家,专业机构顾问点250家;养老顾问员9479名;累计接待和服务人数近118.8万人次,累计服务事项近113.8万件。线上主要是依托“上海市养老服务平台(www.shweilao.cn)”,运用大数据平台和智能化分析推荐技术,开发的“智能养老顾问”模块,在此可以为市民提供自主查询、智能向导等服务。在推动机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融合发展方面,包括支持养老机构在有能力的情况下积极向社区开放,特别是要求公办养老机构率先为老年人提供居家期上门、康复期护理、稳定期生活照料等养老服务;鼓励社区托养机构将专业服务延伸到家庭,提升助浴、助洁等居家养老服务项目水平。特别是近三年来,本市重点在中心城区开展了“家庭照护床位”试点,主要是依托有资质的养老服务机构,将专业照护服务延伸至老年人家中,使老年人家中的床位成为具备“类机构”照护功能的床位。在推进社区助餐服务方面,近年来,本市通过为民办实事项目大力推进社区老年助餐服务场所建设,主要有两类设施,一类是集膳食加工配制、外送及集中用餐等功能于一体的社区长者食堂,一类是遍布社区的老年助餐点。目前全市已经有305家社区长者食堂和1300多个老年助餐点,这些场所深受老年人欢迎。除此之外,我们也积极支持社会餐饮企业开展助餐服务,特别是一些“老字号”餐饮企业广泛参与,比如黄浦区就有多家老字号餐饮企业为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包括江南邨、大富贵、小绍兴等等,未来还会有更多本地老年人熟悉的品牌加入其中。下一步,本市将更加关注养老服务的“好不好”,更加注重服务的可及性,不断深化已有的服务项目,提高养老服务的品质,让老年人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