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第0234号提案的答复情况 ( 2022-09-15 )
索取号: | 发布机构: | ||
文件编号: | 公开类别: | 主动公开 |
标题:关于城市社区治理数字化转型的建议
办理结果:解决或采纳
答复情况如下:
一、对本提案的办理概述
提案通过调研社区治理数字化转型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加强数据整合力度的有效路径,相关意见建议对于解决当前社区治理数字化转型中存在的数据孤岛、数据壁垒问题有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我们将在工作中充分学习和吸纳。
二、对提案建议的答复
数字赋能城市社区治理,是促进社区治理精准化、精细化和便民服务智慧化,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效措施。
(一)“社区云”为基层社区治理提供有效支撑
根据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市民政局牵头推进“社区云”建设。“社区云”是居村层面集社区管理、民生服务、自治共治、日常办公等功能为一体的社区治理应用系统,截至目前,已实现全市6000余个居村全覆盖,在为基层减负增能、赋能社区精细化管理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是夯实数字底座。针对提案中提到的下沉基层的业务系统“烟囱林立”、数据横向不共享、纵向不反哺等问题,“社区云”建立统一接口,实现社区干部通过一套账户、密码即可登录所有系统。创新人房数据采集模式,以市公安“一标三实”(标准地址,实有人口、实有房屋、实有单位)数据为基础,基层干部协助采集、定期维护,联动公安共同做好数据校核,提高了数据“活力”和准确率,推动形成权威准确的人房数据来源。叠加标签应用,整合条线掌握的各类“标签”,如低保低收入、重残无业、长护险服务对象、退役军人、独居老龄老人标签等,同时赋予基层灵活的“标签”定制与应用能力,可根据实际需要新设标签,如大重病居民、垃圾分类志愿者等,通过标签管理,方便居村掌握社区人群情况,助力“政策找人”。
二是强化功能建设。以实战实用为出发点,聚焦管理、服务重点,着力打造一批群众迫切需要、基层干部爱用受用、使用频率较高的市级应用功能,全力支撑居村工作。比如,在区级层面探索“智慧报表”功能,针对基层台账多、报表多现象,在嘉定区全区推广智慧报表,通过“社区云”人、户、房基础信息库支撑一部分、特殊人群标签化管理自动匹配统计一部分,形成村居工作台账的基础数据库,居村负担大幅减轻。在区级层面试点探索“精准帮扶”功能,依托“社区云”市级标签数据,汇集区、街镇级个性标签数据,帮助居村干部将社区人群与全市面上的各类帮扶政策相关联,主动发现“沉默”的困难群众。
(二)“社区云”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提供开放平台
依托“社区云”的社区公告、议事厅、身边事、左邻右舍等功能版块,让广大居民群众有渠道反映意见诉求,有平台商议公共话题,有机制回应和处置问题,社区治理的全过程民主实践生动贯穿“社区云”议事协商,更加突显居民参与的主体性,有效推动了居村民有序参与社区治理。
一是深化拓展应用场景建设。“社区云”聚焦社区地域属性,针对社区需求,建设各类应用场景,比如与条线部门开发“养老顾问”“加装电梯”“文明养宠”等应用场景,为有公共服务需求的群体提供线上精准的政策咨询。支持鼓励各区、街镇依托“社区云”个性化开发探索居村干部爱用、社区群众受用的数字化应用场景,比如徐汇区“社区法律服务”、虹口区北外滩街道“社区事务办理空间站”等,不断丰富线上服务类型。在长宁区北新泾街道探索打造“社区美好生活圈”应用场景,整合了社区购物、便利服务、生活分享等在线功能,挖掘社区内部资源,联动社区服务机构及商户,将便民服务从家门口延伸至屏幕前,争取实现“一屏观社区,一键约活动”。
二是着力推动居村民线上参与议题讨论。关于探索“数字化邻里中心”建设的建议,“社区云”开设了“议事厅”版块,居民群众可以直接对社区公共议题进行投票、发表意见,形成了“线上互动-线下参与”的良好互动模式,让自下而上提出议题、形成项目、实施项目、成效评估、订立公约成为常态。比如,疫情期间,一些居村民提出“外来车辆如何进出”“出入证怎么管理”等问题,通过共商共议共治,有效推动了参与,凝聚了共识。
(三)以系统整合和数据共享开放为核心,加强系统在居村层面整合
一是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居村信息系统和数据采集共享规范化管理的实施方案》。方案以系统整合和数据共享开放为核心,通过“先审批后下沉”的规范化管理,加强系统在居村层面的整合。通过全市共用的社区主题数据库,进一步做好数据共享开放。
二是为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居村信息系统和数据采集共享规范化管理的实施方案》中提出的“非必要不下沉”的基层信息系统部署原则以及先审批再下沉的原则,市经信委会同市民政局、市城运中心、市大数据中心开发基层信息化规范化管理平台,确保全市各部门、各区、各街镇开发的拟在居村层面使用的系统或数据采集都通过规范化管理平台进行申报,由市民政局对业务职能、市大数据中心对数据一致性、市城运中心对项目落地可行性等方面进行联审,得到各部门一致同意后才可列入最终清单。
下一步,针对提案中的关于社区数字化治理相关意见建议,我们将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进一步深化拓展“社区云”应用场景建设。结合“数字家园”建设,聚焦社区的地域性特点,逐步接入面向居民的公共服务,探索引入公益性、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服务,以及居民互助类服务,满足居村民在社区内的多元化服务需求。同时,建立社区多元角色管理体系,支持社区内各类角色(居村民、居村干部、楼组长、志愿者、业委会、物业、社区社会组织等)通过“社区云”参与社区治理与服务,最大程度发挥基层自治共治的优势。
二是推进数字伙伴和数字家园建设,努力弥合数字鸿沟。在上一年工作基础上,市经信委继续深入开展数字伙伴系列品牌行动,推广部署为老服务“微站点”,发动市场化资源形成“数字伙伴力量”,组织“数字体验官”走进更多场景开展体验。以“数字家园”建设导引为指导,从家里厢数字新体验、家门口数字生活圈、数字家园新设施三个维度,推动数字家园建设,形成“新五好数字家庭”,构建家门口数字新体验,并着力建设信息新设施、生活新设施、空间新设施等数字家园新设施,打造一批数字家园示范。
三是加快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以5G、千兆光纤、卫星互联网等建设为基础,市经信委将加快构建天地一体化覆盖的数字城市信息网络体系,持续提升“双千兆”网络能力。全面推进5G网络深度覆盖,增强用户感知水平。持续提升千兆光纤网络服务能级,加快实现万兆到楼、千兆到户的光网全市覆盖。加快卫星互联网地面设施建设。推动数据中心存算一体集约化布局,加快打造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的上海枢纽节点。实施计算增效计划,构建高性能计算体系,构建人工智能加速器体系,推动建设内容、网络、存储、计算四位一体的边缘计算资源池。
四是配合开展深化居村信息系统和数据采集共享管理,推动相关公用事业单位帮助解决基层治理难题。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居村信息系统和数据采集共享规范化管理的实施方案》文件要求,以系统整合和数据共享开放为核心,通过“先审批后下沉”的规范化管理,市经信委将配合推动信息系统在居村层面的整合,通过全市共用的社区主题数据库,进一步做好数据共享开放。同时推动电力公司服务窗口立足基层服务,协助解决相关基层治理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