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第0305号提案的答复情况 ( 2021-06-02 )

索取号: 发布机构:
文件编号: 公开类别: 主动公开

标题:关于健全上海市“时间银行”养老互助模式的建议

办理结果:解决或采纳

答复情况如下:

一、对本提案的办理概述

上海是全国最早进入人口老龄化且老龄化程度最深的城市之一。针对大城市寸土寸金、老年人高度集聚的实际,上海于2014年开始探索以家庭为主体、以社区为依托、以社会化专业服务供给为支撑的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并且努力激发全社会活力,整合各方资源积极参与。提案中,委员围绕当前“时间银行”工作推进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剖析,给予我们很多启迪。这些建议,有些我们正在积极落实,开展试点,有些将吸收采纳列入下一步工作考虑。

二、本市开展“时间银行”试点工作情况

近年来,上海已经对“时间银行”进行了探索和尝试。先是少数街镇自发出现了这方面的零星实践,如提篮桥街道晋阳居委、长宁区虹储小区都曾推出帮助照顾高龄老人并将服务时间储存日后兑现的“时间储蓄”;从2012年起,上海市政府开始实施老人社区援助服务项目,并将其列为市政府实事项目,通过机制创新、形式创新、内容创新,在全市建立起4万名低龄老人组成的社区服务网络,与20万名80岁以上高龄独居老人结成“伙伴”,通过上门探访、情感支持和社区活动等形式,给高龄独居老人一份关爱,帮助他们积极地在社区健康生活。

2019年4月,在总结本市工作实践、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市民政局在虹口、长宁两区开展养老服务“时间银行”项目试点。该项目通过连接闲置老年人力资源和未满足的老年服务需求,鼓励和支持低龄老年人为高龄老年人提供非专业性的养老服务,按照一定的规则记录服务提供者的服务时间,储入其“时间银行”个人账户,以便将来兑换相同时长的服务。服务内容主要为社区文体类、生活服务类、维权咨询类、心理关爱类和智能教学类等为老服务项目。

通过总结两区试点情况,进一步深化研究,2020年,试点已扩大至徐汇、长宁、普陀、虹口、杨浦五区,覆盖53个街镇,并制订了《上海市养老服务“时间银行”项目工作指引(试用版)》。《工作指引》对“时间银行”项目的基本要求、服务内容和种类、服务模式、服务时间、管理和运营要求等5个方面作了梳理和明确。其中,基本要求从基本内涵及基本原则两方面进行了规定,明确项目坚持“互助性、社会性、公益性”原则,调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服务内容和种类明确服务内容以非专业、非家政类且风险可控的事项为主,不包括由养老服务机构承担的专业服务内容及老年人家属应承担的义务。服务模式结合实际作了探索,提出“时间银行”项目包括低龄老年人“时间币”储蓄模式和青年为老志愿服务模式两类,低龄老年人为60—70周岁之间(女性可适当放宽至50周岁)、身体健康且有服务意愿的退休人士;青年志愿者为年满18周岁的自然人,一般由志愿服务组织、学校、团组织、企事业单位等统一组织。服务时间规定平台以1小时为一个服务时间单位,以时间币的方式进行记录存储,同时提出了时间币总体规模控制的要求。管理和运营要求提出项目采取市、区、街(镇)三级管理体系,明确各级职责,特别是要加强对服务提供情况的事中事后监管,提升项目的公信力。

截至2021年3月底,“上海养老时间银行”平台上共计注册用户19257人,其中服务提供者7374人,服务需求方11883人,完成服务时长(时间币)10111小时,服务受益16508人次。

三、对提案建议的答复

关于政府扶持引导时间银行发展方面,2019年11月19日,市民政局制定出台了《上海市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工作指引》(沪民养老发〔2019〕27号),经市政府同意印发,其中明确了“时间银行”作为社区嵌入式养老的24项通用服务之一。2021年3月,《上海市养老服务条例》正式实施,其中第六章“服务协调发展”第四十二条明确:本市鼓励和支持老年人开展社区邻里服务、低龄健康老年人与高龄老年人结对关爱等互助性养老服务,探索建立互助性养老服务时间储蓄、兑换等激励、保障机制。下一步,我们将根据前两年试点情况,不断总结完善,加大扶持引导力度,在全市推开实施。

关于计量标准和地区间认证方面,市民政局牵头搭建了“上海养老时间银行”信息系统(微信小程序),于2020年9月5日正式上线运行。该系统作为全市“时间银行”的统一平台,功能包括服务提供者和服务对象注册认证、服务对象代理、需求发布及审核、服务签到签退、时间记录存储及转移、服务情况反馈等,形成全市统一的数据库,确保规范精准。委员提到的根据不同类型劳动的市场价值统一换算,及各区之间“通存通兑”的建议,我们将在下一步工作的推进和完善过程中认真研究。

关于完善培训与激励机制方面,2020年,我局在扩大试点区域范围的同时制订了《上海市养老服务“时间银行”项目工作指引(试用版)》,拓宽了志愿者的年龄区间,提出“时间银行”项目包括低龄老年人“时间币”储蓄模式和青年为老志愿服务模式两类。目前我们正在推进“上海养老时间银行”系统与全市志愿服务的“公益上海”平台之间的沟通和对接,下一步也将研究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更好地激发志愿者积极性。

关于加大时间银行的倡导和宣传力度方面,我们将通过“社区养老顾问”、“空中养老顾问”节目、“市养老服务平台”网站、“上海养老顾问”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渠道扩大“时间银行”的知晓度,也将加强与大众媒体的合作,报道和推广成功案例和有益经验。

关于针对特殊人群采用特殊方式方面,目前试点各区和街镇都向辖区内部分高龄独居困难老人无偿发放了一定数量的时间币,因为他们很难通过自身能力去获取时间币,但他们同时也是最需要换取服务的群体。下一步我们也将加大对志愿者的鼓励和引导,希望有更多志愿者能发扬无私奉献的精神,将时间币捐赠给更加亟需的困难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