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第0308号代表建议的答复情况 ( 2021-06-02 )
索取号: | 发布机构: | ||
文件编号: | 公开类别: | 主动公开 |
标题:发挥上海行业协会在长三角产业链引领作用的建议
办理结果:解决采纳
答复情况如下:
一、对本建议的办理概述
收到本建议后,我局高度重视,组织专人就建议进行了多次讨论研究,结合近年来本市在落实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改革要求,推动行业协会健康有序发展、充分发挥作用过程中的探索和实践,在充分吸收会办单位意见的基础上,撰写了答复意见。
二、对建议的答复
(一)关于开展专门课题研究
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活跃、开放程度高、创新能力强。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鼓励行业组织、商会、产学研联盟等开展多领域跨区域合作,形成协同推进一体化发展合力”。近日,民政部下发《“十四五”社会组织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提出十四五期间,支持相关社会组织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提供服务,发挥积极作用;正在编制中的《上海社会组织发展“十四五”规划》也有相关考虑。我们将立足于贯彻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高度,会同各行业管理部门就推动本市行业协会在促进长三角产业互补、行业互联、企业互通、协会互助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进一步开展研究、探索和实践。此外,市民政局正在开展《上海市促进行业协会发展规定》的修订调研,在《规定》修订过程中,我们也将充分考虑和吸纳代表所提出的宝贵意见,并在今后的工作中予以落实。
(二)关于行业协会充分发挥资源整合和发展引领作用
近年来,本市行业协会积极发挥自身优势,主动融入、服务和引领区域内产业一体化发展,通过加强与长三角行业协会之间的合作,共同推进同一业务领域内的跨区域合作。如在养老服务领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民政部门联手推进“一体化战略下长三角区域的社会养老服务业”发展,三省一市有关养老协会通过达成《长三角养老协会合作框架协议》,进一步调动长三角区域养老服务资源,打破区域养老服务壁垒,促进相互协作。在医药、环保、电器、机器人、集成电路、人力资源等诸多领域,本市行业协会通过签署合作协议、发布行业倡议、举办高峰论坛、召开联席会议等多种形式探索联动发展,提升产业集聚度、区域连接性和政策协同效率。下一步,我们在日常工作中,也会鼓励本市各行业协会在相关行业管理部门的支持和引导下,进一步探索和加强与三省相关行业协会的交流合作,促进区域内资金、标准、信息、技术、人才等要素的资源共享、互联互通。
(三)关于搭建行业协会交流和分享平台
去年,在浙江湖州举办的长三角主要领导人会议上,长三角企业家圆桌会议举行,参会企业家主要由长三角龙头企业和相关行业协会负责人组成,会议旨在搭建长三角政企高效沟通和产业协同发展的平台,市委书记李强出席会议并讲话。此外,一直以来,我们也积极推动长三角区域社会组织共享互通,在上海举办的“公益伙伴日”活动中,多次邀请江苏、浙江、安徽的社会组织参展,共同探讨长三角地区社会组织在参与社会治理、精准扶贫、公益之城建设中发挥作用,形成合力。2018年第八届公益伙伴日期间,浦东分会场举办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作用 助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论坛,来自江浙沪皖四地的专家学者、行业协会商会代表150余人参加论坛,为行业协会商会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建言献策、攻坚探路。下一步,作为登记管理机关,我局也将积极配合相关行业管理部门加强与苏浙皖三省对口部门的协调联动,为三省一市行业协会更好地参与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行规划引导、搭建平台。
(四)关于支持行业协会进一步发挥作用
近年来,《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总体方案》《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一系列国家和本市政策法规都提出要支持行业协会参与制定相关立法、政府规划、公共政策、行业标准和数据统计等事务,鼓励行业协会加强政社合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目前,行业协会已经成为助力地区政府落实国家战略、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如本市汽车、机器人等领域行业协会积极参与长三角产业和创新资源标识图编制、长三角产业链补链固链强链专项研究,编制《长三角开发区营商环境建设标准》等。同时,作为登记管理机关,我们也积极会同市市场监管局积极引导本市行业协会参与区域内产品类、民生类团体标准的制定和应用。下一步,我们建议相关行业管理部门建立和完善与行业协会的对话合作机制,将听取行业协会的意见作为政策制定的必要环节,同时加强政府购买服务,支持协会在标准制定、人才建设、技术合作、产业服务、自律管理等方面发挥独特作用。